最近不少朋友问我中药珍珠母该怎么煎,这玩意儿看着硬邦邦的贝壳片,真怕煎错了浪费药材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"海底来的中药材"到底怎么伺候,保证药效不流失还能把副作用降到最低。
认识你的药材 珍珠母其实就是蚌壳内层那层亮晶晶的珍珠层,中医说它能平肝潜阳、清肝明目,不过这可不是海边捡的破贝壳,正经药材都是淡水珍珠贝的壳,表面带着天然虹彩才合格,买的时候记得看断面,好的珍珠母应该像瓷片一样细腻,要是发黄或有怪味,趁早换家药店。
煎药前的准备工作 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可不能省,先把珍珠母用清水冲一遍,拿刷子轻轻刷掉表面浮灰(千万别用洗洁精!),重点来了:这货硬度堪比陶瓷,直接丢锅里煮跟石头没啥两样,正确操作是先用凉白开浸泡2小时,让药材吸饱水分变软些,泡过的水别倒,这可是精华。
火候把控有门道 砂锅是标配,不锈钢锅也能凑合,但千万别用铁锅——贝壳里的矿物质会和铁锅发生反应,搞不好喝出金属味,头煎最关键,浸泡后的珍珠母连水带药倒入锅中,大火烧开后马上转文火慢熬40分钟,这时候你会发现汤色慢慢变成奶白色,这是有效成分渗出的信号。
分次煎煮有讲究 第一煎关火前5分钟要盯着锅,看见水面泛起细密小泡就得赶紧滤药,第二煎再加刚没过药材的开水,这次只要熬30分钟,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后分两次喝,浓度刚刚好,有人图省事直接煮一小时,结果要么烧干锅底,要么药性太猛伤胃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 脾胃虚寒的朋友建议搭配生姜同煮,能中和寒性,高血压患者可以加点夏枯草,但孕妇千万别碰这玩意儿,最常踩的坑是用量,常规剂量是15-30克,多了容易拉肚子,少了又达不到效果。
辨别真假有妙招 正宗珍珠母敲起来声音清脆,假货往往闷声闷响,泡过之后真药材会变软,假的泡三天还是硬邦邦,最简单的鉴别方法:拿刀片刮点粉末,真品搓起来有珍珠光泽,假货就是普通石灰粉。
储存窍门记心上 没用完的珍珠母要装在密封罐里,放在阴凉处,要是发现药材长白毛或者有酸腐味,赶紧扔了吧——变质的贝壳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。
现代改良小技巧 实在嫌先煎麻烦的话,现在有些药店提供超微粉碎服务,把珍珠母磨成细粉直接冲服,不过这种吃法吸收快,肠胃不好的要谨慎,还有人用高压锅煮,确实能节省时间,但注意压力别太大,否则有效成分会被破坏。
最后唠叨一句:这玩意儿虽然不像人参那么金贵,但毕竟是药材,煎药时多几分耐心,该守着火候就守着,该过滤杂质就过滤,毕竟治病养生的事,差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