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被名字骗了
很多新手朋友第一次听到"香附",可能会以为这是某种带香味的草根,其实香附是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,主产于山东、河南等地,老药工常说:"识得香附真面目,半部中药鉴别术",这话虽然夸张,但确实说明香附鉴别是门学问。
五招教你肉眼辨真伪
看外形:三角身材有讲究
正宗香附呈纺锤形,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记住三个关键点:
- 顶端有数个红棕色芽痕(像星星点点的小眼睛)
- 底部有短根痕(类似小尾巴)
- 横截面呈现"毛须环列"特征(就像微型向日葵)
市面上常见伪品多用同科植物代替,比如荆三棱,区别很简单:真香附断面黄白色,伪品往往发白带粉性。
摸质感:糙手不等于好货
用手搓揉时,真品会散发特有香气,表面粗糙但不易掉渣,劣质品要么光滑得像抛光木头,要么一捏就碎成粉末,老行家有个土办法:放嘴里嚼,真香附带轻微辛辣感,伪品味淡如纸。
闻气味:特殊香气藏玄机
优质香附应有浓郁的香气,类似混合着檀香和艾草的味道,如果闻到刺鼻化学味,或是淡淡青草味,就要警惕硫熏或掺假,我曾在批发市场见过用香精浸泡的假货,外包装做得比真的还漂亮。
水试法:沉浮之间见真章
取几颗香附丢进清水,真品会慢慢下沉,水面泛起油状涟漪,掺假的往往会漂浮或迅速沉底,有些不法商贩会在药材里掺水泥增重,这种假货遇水会冒气泡。
火烤验:焦香四溢辨真假
用打火机灼烧断面,真香附会冒出黄色烟雾,散发出类似炒芝麻的焦香,伪品要么无味,要么有塑料熔化的刺鼻味,这个方法最考验经验,建议新手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尝试。
显微镜下的真假对决
对于资深玩家,显微鉴别才是终极杀招,真香附粉末镜检可见:
- 螺纹导管像细密的弹簧
- 梯纹导管排列整齐
- 分泌细胞呈类圆形
而伪品通常会出现异常淀粉粒或方晶结构,不过家庭鉴定没必要买专业设备,用手机微距模式拍下断面纹理,与权威图谱对比也能发现端倪。
市场常见五大替身
- 水莎草:外形相似但断面发白
- 荆三棱:根茎圆锥形,无芽痕
- 香附子伪品:染色处理过的普通草根
- 提取过的残次品:颜色发乌,气味微弱
- 硫熏货:表面异常光亮,有酸涩味
去年我在亳州药市暗访时,亲眼见到商贩把染色香附和真品混装,特别便宜的"统货"要格外小心,正规药店都会标注具体产地。
行家私藏鉴别口诀
"三角纺锤红芽痕,断面黄白显毛纹; 揉搓香浓不带渣,火烧焦香无怪味; 水泡缓沉泛油光,伪品难逃六关试。"
这首打油诗浓缩了鉴别要点,建议收藏备用,老师傅还会看"风选痕迹"——优质香附经过自然晾晒,表面会有细微裂纹,机器烘干的则过于光滑。
选购保存避坑指南
买香附认准道地三要素:
- 产地标"山东"或"河南"
- 包装注明"净制"非"统装"
- 批号对应采集季节(春秋两季最佳)
储存时要密封防潮,可放几颗花椒防虫,若发现药材变色、生虫,宁可扔掉也别服用,某次我收的老陈货忘记密封,结果长出绿毛,只能忍痛销毁。
掌握这些技巧,不仅能避开90%的假货陷阱,还能在药膳调理时发挥香附的真正功效,毕竟这味能疏肝理气的良药,若是用了伪品,反可能伤及脾胃,建议新手先从小剂量购买,积累实物鉴别经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