瓜儿入药有奇效!这些藏在身边的中药你了解多少?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"秋燥上火喝瓜汤",菜市场里堆成小山的冬瓜、丝瓜、苦瓜,没想到摇身一变成了老中医手里的宝贝药材,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些天天见却未必懂的"瓜儿中药",看看它们到底藏着哪些养生密码。

【瓜蒌:被误会的"野葫芦"竟是化痰高手】 前些天在小区遛弯,看见保洁阿姨把几个干巴巴的橙黄色果子当垃圾扔了,凑近一看可把我惊着了——这不就是中药铺里卖几十块一斤的瓜蒌吗?老辈人说这叫"野葫芦",晒干的壳能泡茶,籽能炒着吃,连根藤都能熬膏药。

在中药房蹲守半天发现个门道:咳嗽痰多的人抓药,十有八九会配瓜蒌,这皱巴巴的果子就像自带吸痰器,对黄黏痰特别管用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照着古方用瓜蒌皮煮雪梨,没想到连着喝了三天,喉咙里的痰就像化开的冰激凌,顺着食道滑下去了。

不过要提醒各位,瓜蒌性寒得像冰块,脾胃虚寒的人可得悠着点,有次看邻居张大妈用瓜蒌炖肉想治咳嗽,结果闹得胃疼,这就好比让怕冷的人穿汗衫过冬,好心办坏事了。

【罗汉果:广西大山里的"神仙果"】 上个月去桂林旅游,导游神秘兮兮地掏出个黑褐色的干果子:"这可是我们壮乡的宝,嗓子冒烟时往杯子里捅个洞,立马活过来!"试了才知道,这罗汉果泡水真像液态冰糖,甜得沁人心脾却不齁嗓子。

回到城里查资料才搞明白,这丑萌的果子专治"火气上头",办公室的小年轻连续熬夜加班,喉咙肿得像含着核桃,这时候掰碎半个罗汉果煮水,那效果比润喉糖强十倍,不过别被它的甜味骗了,糖尿病人可得小心,虽然不含糖,但毕竟属于温热性质,喝多了反而容易上火。

最绝的是罗汉果的"烟雾弹"用法,老家亲戚抽烟几十年,现在每天拿罗汉果芯泡茶,半年下来咳嗽声少了一大半,据说那些深褐色的绒毛能吸附肺里的杂质,就跟天然空气净化器似的。

【冬瓜:从帝王餐到平民药膳】 谁能想到超市里两块钱一斤的冬瓜,在古代可是宫廷贡品?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"清热利水",简直就是为现代人量身打造的减肥圣品,我试过用冬瓜皮煮水,头回喝觉得像在啃青草,坚持一周却发现小腿水肿消了不少。

真正让它封神的还是对付青春痘,表妹青春期满脸冒油长痘,老中医开了个奇葩方子:带籽冬瓜瓤捣烂敷脸,刚开始嫌糊得难受,架不住见效快,两周后那些红肿的大痘痘就像退潮似的蔫了下去,不过要挑那种毛茸茸的嫩瓤,老冬瓜的纤维太粗反而刺激皮肤。

最近迷上了冬瓜荷叶茶,特别适合饭后油腻腻的时候刮肠油,有次聚餐吃撑了,回来抓一把晒干的冬瓜片配荷叶,咕嘟咕嘟喝下去,打嗝都是薄荷味的,第二天上厕所那叫一个通畅。

【丝瓜:老太太的通乳神器】 社区王奶奶种的丝瓜总是留到老得不成样子才摘,原来她等着取里面的天罗水,记得小时候拉肚子,她就剪段老丝瓜烧焦,碾碎冲水给我喝,那股子焦香味竟神奇地止泻了。

最让人惊奇的是丝瓜络的变形记,哺乳期的小刘姐堵奶疼得直哭,用丝瓜络煮水热敷,没两天就通了,这满布网眼的玩意儿就像天然海绵,既能吸附肿块又能疏通经络,不过新鲜丝瓜性凉,体寒的人要煮熟了吃,不然肚子疼起来可比痛经还难受。

前几天尝试了丝瓜叶搓澡,粘粘的汁液涂在痱子上凉丝丝的,老妈说以前夏天全家都拿这个当沐浴露,比现在的药膏安全多了,不过要小心毛刺,扎人身上痒得直蹦跶。

【南瓜:糖尿病人的甜蜜救赎】 别看南瓜甜得像糖果,却是糖尿病人的福音,隔壁单元的赵叔自从查出血糖高,主食全换成了南瓜,他说这橘黄色的疙瘩能补气健脾,关键是升糖指数比米饭低一半,吃了两年血糖稳得像平原湖。

南瓜子的妙用知道的人不多,我爸以前前列腺不太好,老中医让他每天嚼一把炒南瓜子,刚开始嫌壳硬费劲,后来发现嗑着嗑着居然成了习惯,现在晚上起夜次数明显少了,不过要选老南瓜的籽,嫩南瓜子的药用价值差远了。

最绝的是南瓜蒂煎水治烫伤,有次做饭被油星崩到手,外婆赶紧扯个南瓜蒂煮出黄澄澄的汤,晾温了捈在红肿处,当真就不那么火辣辣的了,这道理跟芦荟胶差不多,只是多了份乡土气息。

这些天天见面的瓜类中药,就像是菜市场里的养生宝藏,不过要记住,再好的药食同源食材也得对症,就像钥匙开锁,得找对孔才行,下次买瓜别光想着怎么做菜,不妨问问菜贩:"这瓜入药该咋吃?"说不定能挖出祖传的养生秘方呢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