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张啊,我这满身的小红点到底该喝中药还是抹药膏?"刚入夏那会儿,隔壁李阿姨掀开上衣,前胸后背布满针尖大的红疹子,在诊室里急得直跺脚,这场景我见多了,每次遇到这种状况,总想起自己三年前被确诊为点滴型银屑病时,抱着字典查医书的慌张样子。
要说这病来得突然,前年春天我总感觉嗓子疼,胳膊肘莫名冒出些小红点,刚开始以为是过敏,涂了两周皮炎平反而越冒越多,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是点滴型银屑病,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选择题,就是中药汤罐子还是西药药膏。
先看西药治疗,最常见的是外用药,记得市三院的刘主任给我开过卡泊三醇软膏,这药特别讲究用法,每天只能擦一次,还得控制用量,有次我偷懒早晚各涂了一次,结果皮肤发红脱皮,吓得赶紧停用,后来搭配窄谱UVB光疗,每周三次躺在治疗床上照灯,倒是控制住了头皮上的病灶,但腋下这些褶皱部位还是反复。
口服药方面,甲氨蝶呤片确实见效快,但副作用让人提心吊胆,有次感冒吃了头孢,转氨酶直接飙到正常值两倍,吓得我连夜挂急诊,现在想来,西药就像消防队救火,能快速压制症状,但需要严格遵医嘱,稍不注意就容易反弹。
再说中药调理,省中医院的王大夫摸着我的脉象直摇头:"舌苔黄腻,体内湿热太重。"开的方子里有土茯苓、生地黄这些凉血药材,配合着药浴泡澡,最难受的是忌口,香椿、牛羊肉碰都不敢碰,连啤酒都得戒掉,坚持喝了两个月中药,皮疹颜色确实淡了些,但停药半个月又冒出新的红点。
去年冬天遇见个病友群的老陈,他独创的"中西医结合疗法"让我开了眼界,早上用他克莫司软膏薄涂患处,下午喝中药复方,周末去做药浴,关键是人家有个笔记本,把每次复发的时间、饮食情况都记下来,学着他的样子记录三个月,还真发现吃海鲜后三天准复发,熬夜加班就会冒新疹。
最近听说北京协和医院出了组数据,对比中西药疗效挺有意思,西药组78%的人三个月内皮损消退,但两年复发率高达六成;中药组起效慢,四个月才有62%见效,不过五年复发率降到三成左右,这就像吃快餐和炖老火汤的区别,各有各的道理。
上周五带儿子去游泳馆,发现他后背有几个小红点,这下轮到我慌了,连夜翻出当年的就诊病历,现在的治疗方案比三年前成熟多了,生物制剂开始进入医保,但价格依然让人肉疼,看着泳池里孩子欢快的身影,突然明白当年王大夫说的"七分治三分养"真不是客气话。
要是让我给新人支招,就说三点实在的:急性发作期别硬扛,该用西药压住火势;等症状缓解了,中药调理体质得像熬粥慢慢炖;最关键的是养成记录习惯,把每次复发前的征兆记下来,比吃什么药都管用,毕竟这病就像老房子漏水,既要补屋顶(治标),也得疏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