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日子去中药材市场闲逛,看见摊主从高处取下个灰褐色的根茎,说是"天上的人参",我凑近一闻,竟带着股淡淡的松香,这才想起老辈人常念叨的"天麻炖鸡",这味带"天"字的药材,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【山间云雾里的精灵】 天麻这名字听着就自带仙气,相传它无根无叶,专挑雨后初晴时从土里冒出,古人见其生长神奇,便冠以"天"字头,其实人家是兰科植物,靠蜜环菌共生才能存活,就像武侠小说里修炼双修功法的世外高人,云南昭通的老药农告诉我,采挖天麻要等到霜降后,这时候茎秆发黄带斑点,像极了天上星辰投下的影子。
【头疼脑热找它准没错】 要说天麻最拿手的本事,就是平肝熄风,现代人熬夜加班导致的偏头痛,用它煮鱼头汤特别灵验,记得去年邻居王姐总说头晕,去医院查不出毛病,老中医开了天麻钩藤饮,喝两周就见效,不过要避开铁皮石斛的吃法,这货遇热会软化,切片后得用米酒浸润才出药效。
【天字号家族大揭秘】 除了天麻,中药房里还有好些带"天"字的宝贝,天冬像晶莹的玉簪子,滋阴润燥堪比燕窝;天花粉是瓜蒌的根,消渴解暑有一手;天南星虽带毒性,却是祛风痰的猛将,最有趣的当属"天子草",其实就是蒲公英的别称,春天摘嫩芽焯水凉拌,苦中回甘的滋味让人难忘。
【厨房里的百搭高手】 别看天麻长得朴实,入菜倒是把好手,贵州人拿它配酸汤鱼,去腥提鲜;川渝地区喜欢和乳鸽同炖,汤色如琥珀;广东人更精细,切片蒸水蛋时撒几粒,清香沁人心脾,不过要记住,新鲜天麻含有微量苷类物质,直接生食容易舌麻,最好经过干制或短暂焯水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市面上常有"野生天麻"噱头,其实九成都是人工培育,真正野生鲜天麻表面有"鹦哥嘴"和"肚脐眼",但产量极低,血虚阴虚的朋友要慎用,就像干燥的木头经不起火烤,孕妇更需忌口,毕竟《本草纲目》早有明训:"凡病人涉虚者,宜合补药同用。"
暮色渐浓时,我捧着保温杯里的天麻红枣茶,看窗外细雨绵绵,忽然想起李时珍在《纲目》里写的那句话:"赤箭辛温,治诸风湿痹",这味穿越千年的药材,至今仍在为现代人的健康保驾护航,或许正是这份来自天地的馈赠,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