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一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"上火了"声浪简直比空调外机还吵,有人狂灌凉茶喝到胃疼,有人嚼薄荷糖辣得直眯眼,直到老中医给我推荐了这个叫"青梅解毒颗粒"的国货中药,才惊觉原来祛火还能这么优雅?
这盒长得像奶茶粉的中药颗粒,包装上画着青梅枝头缀满果实的水墨画,看着就让人莫名安心,我拆开闻了闻,不是想象中的苦涩药味,反而有股淡淡的果香混着草本清香,像雨后青梅林里吹来的风,冲泡时更有意思,淡青色的颗粒遇水化作琥珀色茶汤,恍惚间以为在泡高级花果茶。
要说这名字里的"青梅"可不只是噱头,翻看成分表才发现,每10克就含足足3克乌梅(青梅),配上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甘草这些清热界的扛把子,老中医说这配伍讲究得很——青梅生津止渴,金银花疏散风热,蒲公英给肝火来个透心凉,甘草负责调和诸药,说白了就是组了个灭火特工队,专治各种"体内着火"。
最明显的改变是喝了三天后,原本晨起喉咙里那种砂纸般的刺痛感消失了,以前总感觉舌头上有层腻腻的白苔,现在照镜子发现舌面变得干净粉嫩,连同事都问我是不是偷偷换了香水,其实不过是身上那股燥热的"火气"散了而已。
不过别以为这就只是个"降火药",有次周末贪嘴吃了三斤麻辣小龙虾,半夜胃里烧得像揣了炭盆,冲了两包这个颗粒喝下,半小时后那种从喉咙到胃部的灼烧感居然真的退潮般消散,这才get到古人说的"清热解毒"到底有多实用。
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水喝,中医馆坐堂大夫提醒,这种寒凉性质的药更适合实火体质的人,如果是常年手脚冰凉的虚火体质,建议搭配生姜红枣煮水喝,我自己试了下,确实比单喝效果好,肚子不会咕噜噜叫唤。
最近把这宝贝安利给办公室小伙伴,收获了一堆有趣反馈,95后实习生说喝完终于能穿回她的露脐装了,健身教练拿它代替运动后饮料,就连隔壁公司天天加班的程序员都说眼睛红血丝少了,不过最逗的是财务大姐,她居然用这个给老公戒啤酒肚——说是喝酒前喝能缓解酒精燥热,结果现在她老公见她就递青梅解毒茶。
说到选购窍门,药房柜姐悄悄教我几招:正宗的青梅解毒颗粒冲泡后应该清澈透亮,劣质品会浑浊;尝起来酸甜适中带草木香,如果苦得咧嘴八成掺了西药;还有认准国药准字而不是食字号,毕竟治病和调理可是两码事。
用了两个月下来,最大的感受是身体学会了"防火预警",以前吃顿烧烤必冒痘,现在偶尔放纵也顶多嘴角微微发红,前几天陪老妈去看中医,老大夫把脉后笑着说:"你这脉象平稳得很,倒是你妈该学学你的养生经。"转头就给老太太也开了盒青梅解毒颗粒。
现在这盒中药成了我家药箱里的常备款,出差旅行都会塞两包在随身包里,每次看到机场免税店那些动辄大几百的进口护肝片,就忍不住摸出我的国民中药显摆:咱们老祖宗的智慧,可比西洋保健品实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