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感觉身体被掏空",明明才三十出头的年纪,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说过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想要增强体质真不用盯着蛋白粉和维生素,今天给大家盘点几个千年验证的中药方剂,不过先说清楚,这些方子可不是保健品,得对症才能见效哦!
玉屏风散——给虚汗体质筑道防护墙 记得去年邻居王姐总抱怨自己像个"漏气桶",稍微动一动就满头汗珠,风一吹还容易感冒,她去看中医时,老大夫开的就是这个经典方子,黄芪补气固表当队长,白术健脾除湿做后勤,防风就像巡逻兵专门抵挡外邪,这三味药搭配特别巧妙,既不能把毛孔堵死,又能增强防御力,现在王姐每天用保温杯泡着喝,她说以前怕吹空调,现在终于敢开26度了。
四君子汤——脾胃虚弱者的专属充电宝 上个月公司体检,同事小李拿着报告愁眉苦脸——各项指标都正常,就是常年消化不良,中医科的老主任给他开了这个千古名方:人参补气,白术健脾,茯苓祛湿,甘草调和,这四个"君子"各司其职,特别适合那些吃饭不香、容易疲倦的上班族,小李坚持喝了两个月,现在中午终于敢吃米饭了,他说感觉自己像换了个新胃。
八珍汤——气血两虚的全能补给站 闺蜜小林生完孩子后总说"浑身不得劲",脸色蜡黄还经常头晕,她婆婆从老家寄来八珍汤配方,四君子补气加上四物汤补血,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都是补血高手,刚开始她嫌药味苦,后来改成膏方带着吃,上周见面发现她面色红润了不少,连指甲上的月牙都多了几个,不过要注意,月经期间最好停服,免得太活血。
桂枝汤——阴阳平衡的调节大师 楼下开超市的张叔特别怕冷,夏天都要穿长袖,他女儿给他配了桂枝汤,桂枝温阳,白芍敛阴,生姜大枣调和脾胃,这方子妙在能根据体质调整比例,怕冷多加桂枝,燥热加重白芍,张叔现在早晚各喝一次,前几天高温天见他居然只穿了件薄外套,他说现在终于能感受四季变化了。
归脾汤——熬夜党的心脏守护神 儿子班上同学家长群最近都在讨论失眠问题,有个中医妈妈推荐了归脾汤,党参、黄芪补心气,龙眼肉、酸枣仁养心血,配上木香理气,生姜红枣和胃,特别适合那些思虑过度、心慌健忘的人,隔壁陈老师备课总熬夜,喝了两周说做梦都少了,白天精神头明显足了,不过这方子有点温燥,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。
这些古方虽然好,但千万别自行抓药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辨证,搞清楚自己是气虚、血虚还是脾虚,熬药时最好用砂锅,冷水浸泡半小时,煮开后转小火慢炖,实在不方便煎药,现在药店也有现成的中成药丸,不过效果肯定打折扣,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一般要喝上一个月才能见成效,可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哦!
对了,如果你也在喝中药调理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,记得喝完药别马上喝咖啡浓茶,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,这些细节都影响着效果呢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值得我们用心传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