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刚怀上宝宝就开始吐得昏天黑地,西医开的维生素B6吃了也没用,整个人瘦了一圈......"这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用生姜片给我止吐的场景,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止呕智慧,早就藏在我们身边的草木花果里了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味"止吐高手",看完这篇别再只会吃维生素B6啦!
为啥会恶心呕吐?中医这样说
中医认为呕吐是身体在报警,主要跟三个因素有关:
- 胃气上逆:就像打嗝停不下来,胃里的气往上冲
- 湿浊困脾:吃得太油腻、潮湿天气容易犯
- 肝气犯胃:压力大、生气时吃饭特别容易吐
举个例子,很多准妈妈早上吐得厉害,其实是胎气上逆影响了胃;晕车的人往往是颠簸导致内耳失衡,引发胃气紊乱,这时候如果硬扛着不吃中药,反而可能伤到脾胃。
5大止呕中药,家家厨房都有
我翻遍《本草纲目》和现代药典,整理出这几味接地气的止呕药:
生姜:厨房里的救急圣手 记得大学军训时,室友中暑呕吐,教官直接掰了片生姜让她含着,生姜里的姜辣素就像给胃装了减震器,特别适合:
- 晕车晕船(上车前含姜片)
- 吃撑了想吐(煮姜茶喝)
- 孕早期晨吐(少量多次嚼姜片)
紫苏梗:烧烤摊上的隐藏高手 上次吃烤串拉肚子,老板给了我杯紫苏水,这种带着特殊香气的草药:
- 对付海鲜中毒引起的呕吐
- 缓解吃夜宵后的积食
- 还能解表散寒(感冒呕吐时煮水喝)
竹茹:文人墨客的止吐秘籍 看《如懿传》才知道,古代娘娘们用竹茹治孕吐,它像海绵一样吸附胃里的热邪:
- 胃热呕吐(舌苔黄的那种)
- 喝酒喝多了难受
- 小儿积食引发的呕吐
半夏:中药界的"止吐冠军" 药店师傅说半夏是镇店之宝,但生半夏有毒,必须炮制过:
- 痰多咳嗽引发的呕吐
- 化疗后的严重恶心
- 梅核气(感觉喉咙有东西)
伏龙肝:灶心土的神奇功效 外婆说以前小孩惊厥呕吐,会喂点灶心土水,现在农村还能找到:
- 误食毒物紧急解毒
- 中暑呕吐脱水
- 腹泻伴随呕吐
这样搭配效果翻倍
别以为单吃药就行,老中医都讲究配伍:
- 生姜+红糖:受凉呕吐时煮水喝
- 紫苏+陈皮:对付海鲜过敏呕吐
- 竹茹+石斛:熬夜加班后的胃火呕吐
- 半夏+茯苓:痰湿体质必备组合
我表姐怀孕时吐得厉害,老中医开了个小方子:苏梗5g+陈皮3g+生姜2片,每天煮水当茶饮,三天就见效了。
注意这些雷区
- 半夏必须炮制过:生半夏有毒,买药时看清是法半夏还是姜半夏
- 孕妇慎用活血药:当归、红花这些要避开
- 热证寒药要分清:舌苔白的用生姜,舌苔黄的用竹茹
- 久吐必伤阴:长期呕吐要加石斛、麦冬防脱水
生活小妙招
- 按揉内关穴:手腕横纹下三指,晕车时用力按
- 薄荷糖止呕:清凉感能压制恶心反射
- 含话梅:酸性刺激促进唾液分泌,缓解呕吐
- 苹果皮煮水:民间偏方治小儿呕吐
上个月邻居王叔化疗后吐得厉害,我给他试了生姜敷肚脐的方法:把生姜切碎填在肚脐,用膏药固定,没想到真的止住了呕吐,后来他说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成功案例,看来老祖宗的智慧真不能丢。
最后提醒大家,偶尔呕吐是身体自我保护,但如果持续超过24小时,或者吐出胆汁、血丝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中药虽好,但急症时还是要相信现代医学哦!你家有没有祖传的止呕秘方?欢迎在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