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小区里好多宝妈都在讨论孩子吃饭难的问题,有的娃瘦得像根豆芽菜,有的整天没精神总生病,其实啊,这些八成都是脾虚闹的!今天咱不聊那些高大上的医学名词,就唠唠老祖宗传下来的实在法子——小儿脾虚该咋用中药调。
啥样算脾虚?宝妈对照看看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吃得少就是脾虚,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,我家隔壁小宝就是典型例子:每天追着喂饭,吃两口就喊肚子胀,晚上睡觉翻来覆去,大便总是不成形,舌苔白厚像抹了层腻子,稍微跑动就满头汗,这些可都是脾虚的"信号弹"。
中药调理为啥比西药靠谱? 上次带侄女看中医时,老大夫说了句大实话:"小孩脏腑娇嫩,西药治标不治本,中药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。"确实,那些健脾的草药都是食物级材料,比如山药、茯苓、白术,煮出来香喷喷的,比苦兮兮的钙片好喂多了,关键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,不像益生菌停了就反复。
五个传世药方,收藏备用
-
四神汤(新手入门款) 材料就四样:茯苓10克、山药15克、莲子10克、芡实10克,这个方子温补不上火,特别适合刚开始调理的小娃,我表姐家孩子连喝两周,终于不再把饭含在嘴里半小时不咽了,注意要用砂锅慢炖,每周喝三次就行。
-
异功散(积食必备) 要是孩子总喊肚子胀,口气酸臭,就得请出这个古方,人参3克(现在多用党参代替)、白术6克、茯苓6克、甘草3克,加上陈皮1.5克、山楂6克,记得煮好后放点红糖,不然小朋友皱着眉头不肯喝。
-
参苓白术散(免疫力差专用) 换季就感冒发烧的娃,多半是脾气虚弱,这个方子配比讲究:党参5克、白术5克、茯苓5克,再加上山药10克、薏苡仁10克,建议打成细粉,每天早晚冲半碗,连续喝一个月,你会发现孩子脸蛋开始红扑扑的了。
-
资生丸(挑食厌食救星) 专治看见饭菜就躲的小家伙,配方有点长:党参3克、白术3克、茯苓5克、甘草3克,配上山楂5克、神曲5克、麦芽5克,煮的时候加两片生姜,喝完半小时别让孩子蹦跳,免得吐出来。
-
六君子汤(腹泻调理王) 经常拉稀、大便不成形的娃最适合,人参3克(可用太子参代替)、白术6克、茯苓6克、甘草3克,加上半夏3克、陈皮3克,这个方子要趁热喝,喝完给孩子揉揉肚子,效果翻倍。
熬药喂养小窍门 很多妈妈一听说中药就头大,其实现在药店都能代煎,拿回家放冰箱冷藏,喝前用温水泡一下,喂药时准备点冰糖山楂条,喝完药马上给颗,孩子就不会哭闹,最关键的是要守时,每天固定时间喝,就像养成喝水习惯一样。
调理期间要注意啥? 千万别边吃药边放纵,冰淇淋、冷饮绝对禁止,水果要吃也要放常温,晚上九点后别再喂食,给脾胃留点休息时间,可以适当带孩子晒后背,吸收阳气增强脾阳,记住调理是场持久战,少则一月多则半年,千万别中途放弃。
上个月楼下王奶奶家双胞胎就是用四神汤调好的,现在两个小家伙抢着吃饭可带劲了,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,抓药前一定要找正规中医辨证,每个孩子的体质都有差别,这些方子都是百年传承的经典,只要对症坚持,保管能把咱家小树苗养得壮壮实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