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姐妹,你看这中药材市场买的是不是薏米?"照片里的东西看着确实像,但仔细一问用途才发现不对劲,今天咱就来盘盘那些长相酷似薏米的中药兄弟,别看它们长得像,作用可差远了!
先说说正主薏米,这货可是药食两用的明星选手,超市杂粮区、药店祛湿茶包里都能见到它,白白胖胖的肚子,表面带条纵沟,像缩小版的珍珠大米,不过要是碰到它的"双胞胎"兄弟们,可得擦亮眼睛——白扁豆就是最容易混淆的,这俩放一块简直像亲兄弟,都是白白胖胖的椭圆身条,但细看还是有区别的,白扁豆比薏米更鼓溜,像个小元宝,煮出来的口感也更粉糯。
去年我给老妈买错了就闹过笑话,本想抓点薏米炖猪蹄美容,结果药店抓了白扁豆,好在老中医及时发现,说这俩虽然都能健脾,但白扁豆偏补气,薏米更擅长祛湿,不过歪打正着,那锅猪蹄汤倒是意外地清香,老妈喝完直夸好喝。
再说说芡实,这货简直是薏米的"表亲",特别是炒制过的芡实,外壳焦黄,不仔细瞅真能认错,但摸起来就能发现差别,芡实表面有密密麻麻的小凹点,像月球表面似的,最有意思的是它的药用部位,药房里卖的芡实其实是它的种仁,外层硬壳得去掉,记得小时候在江南水乡玩,见过芡实长在带刺的浮水叶上,活脱脱水八仙过海的模样。
茯苓和薏米站一块就像异父异母的兄弟,特别是切成丁的茯苓,白生生的和薏米米粒差不多大,不过茯苓质地更实在,咬起来有点粘牙,这俩在祛湿方子里经常搭档出场,但茯苓走的是温补路线,适合寒湿体质的人,有次闺蜜月经不调,老中医给她开的四神汤里就有茯苓,说是要慢慢调养体质。
莲子算是薏米的"远房亲戚",特别是去芯的白莲子,圆滚滚的和薏米放一起挺像,但仔细看莲子有个绿芽芽,表面还有细细的纵纹,这俩在甜品里经常碰头,银耳莲子羹配薏米就是经典组合,不过要论补心安神,还得是红皮莲子更在行,上个月熬夜赶稿子,我天天煮红皮莲子粥喝,效果还真不错。
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荞麦,这黑小子炒熟后泡水,膨胀起来的样子和泡发的薏米简直双胞胎,不过荞麦自带股清香,泡出的水是淡黄色的,我们办公室现在都流行喝荞麦茶,说是能降血脂,但要注意这货性凉,体寒的姐妹可不敢多喝。
说了这么多相似的,其实鉴别起来也有窍门,最简单的就是看"肚脐眼",薏米腹面有个小凹点,像人的肚脐,而白扁豆有道明显的眉痕,芡实表面布满小坑洼,拿在手里掂分量,薏米最压手,白扁豆轻飘飘的,要是实在分不清,闻味道最保险——生薏米带着股淡淡的青草香,其他几位各有各的脾气。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这些中药长得像,但各有各的本事,就像人不可貌相,药材也不能光看外表,去年我湿气重,自己抓了薏米煮水喝,结果越喝越拉肚子,后来中医说我是虚寒体质,应该用炒白扁豆,所以说啊,长得像不代表能随便换,用药这事还是得听专业建议。
现在市面上还有不少掺假的情况,有次在菜场看见卖"薏米"的特别便宜,买回来发现其实是草珠子,那东西两头尖尖的,根本没法煮烂,所以大家购买时最好选正规药店,别贪小便宜吃大亏,记住这些小知识,下次看到长得像薏米的中药,可别再傻傻分不清楚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