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活血通经药酒配方,泡一坛全家都能喝!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"浑身不得劲",脖子僵得像铁板、膝盖疼得打弯都难,去中医院抓药时,老大夫神秘兮兮塞给我一张泛黄的纸片:"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活血通经方子,泡酒喝比吃保健品强多了!"回家一看,好家伙,当归、川芎、红花这些宝贝疙瘩全齐活儿了,今儿咱就唠唠这流传百年的养生秘方,保准你听完就想抱坛子泡起来!

为啥活血通经的药酒这么神?

说白了这就是把中药的"疏通功力"借酒精的热性给激发出来,你看那些工地上搬砖的老哥,晚上喝二两白酒活络筋骨;坐办公室的姐妹经期煮红糖姜水暖肚子,其实都是一个道理——让气血别堵着。

前阵子我表姨风湿腿疼得下不了楼,按这方子泡了两个月,现在能拎着菜篮子爬五楼,她说这酒喝着像胡椒水,辣乎乎地顺着喉咙往下窜,喝完全身毛孔都张开了,跟做了针灸似的舒服。

配方里的门道可大了

老大夫给的方子就五味药:当归30克、川芎20克、红花15克、丹参50克、枸杞子80克,别小看这五样,全是活血化瘀界的扛把子。

当归就像河道清淤车,把血瘀块冲开;川芎是旋风铲,专治头面部的淤堵;红花最有意思,泡出来汤色红艳艳的,活脱脱给血管做桑拿;丹参好比管道工,带着凉丝丝的劲儿疏通经络;枸杞子就是甜味剂,不然这苦辣酸的三重奏真够呛。

去年腊月我照着方子泡了十斤,特意买了那种陶土大酒坛,刚泡时黑乎乎的像中药汤,喝了半月就见琥珀色了,现在每天晚饭抿一小盅,原本吹空调就头疼的毛病竟好了大半。

泡酒的讲究可不少

别看就是把药材往酒里一丢,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,先说酒的选择,52度的纯粮酒最合适,酒精度低了药材的有效成分泡不出来,高度酒又太烈伤黏膜,我惯用汾酒泡药酒,清香型不抢药香。

药材处理也有诀窍:当归要选大片的,川芎得用竹刀切片(金属刀会起反应),红花最好买藏红花,普通红花泡出来颜色发暗,我家那口子偷懒直接超市买现成药材包,结果泡出一股子霉味,白瞎了两斤阿胶。

浸泡时间也得掐准,头半个月每天晃悠晃悠酒坛子,让药材均匀释放,动物类药材要泡一年,植物类的三个月就能喝,我泡的那坛到清明时节开封,满屋子都是药香混着酒香,闻着就提神。

啥体质适合喝大有讲究

可不是谁都适合这种温热的药酒,有次我隔壁王姐看我喝得欢,也弄了半碗,结果当晚鼻血直流——她本是阴虚火旺的体质,这酒相当于火上浇油。

最适合的是这几类人:

  1. 久坐办公室腰酸背痛的白领
  2. 更年期潮热盗汗的阿姨们
  3. 手脚冰凉睡不热被窝的姑娘
  4. 阴雨天关节酸痛的老人家

喝法也有门道:早上空腹别喝,伤胃;午饭后半小时温饮最佳,我爷爷每天午睡醒喝一小盅,八十岁的人了还能蹲着侍弄菜园子。

泡酒避坑指南

千万别图省事用塑料桶泡,化学残留伤身,前几年流行玻璃罐,结果晒着晒着爆了好几个,现在我都老老实实用祖母传下的粗陶坛。

药材比例不能乱改,有人嫌苦多加冰糖,结果泡出甜腻腻的糖水,药效全折在甜味里了,实在喝不惯就含片话梅,或者兑点杨梅汁,酸甘配伍更养肝。

最后说个真事,我们村张屠户有年泡了二十斤药酒,天天当水喝,结果喝得满脸通红鼻子流血,所以说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,每天不超过50ml,就跟品茶似的慢慢咂摸。

这坛活血通经的药酒泡得好,整个秋冬都不带怕冷的,不过要提醒一句,孕妇、高血压患者、心脏病人千万碰都别碰,前两天还有个小伙子问我月子能不能喝,吓得我赶紧让他先咨询大夫,说到底这是养生不是治病,真有病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