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神曲价格暴涨背后,中药材市场的风云变幻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老张,你存的那批神曲现在出手能赚多少?"2016年秋天,在亳州中药材市场拐角处的茶馆里,两个操着山西口音的药商正对着账本窃窃私语,这一年,原本默默无闻的神曲突然成了中药材市场的"黑马",价格像坐火箭般蹿升,让不少嗅觉灵敏的商人赚了个盆满钵满。

从"小透明"到"涨价王"的逆袭 要说神曲这味药,在2016年之前真是个十足的小透明,作为焦神曲、建神曲等炮制品的原料,它主要用来调理肠胃,消食化积,在安国、亳州这些老牌药市,往年也就是几块钱一斤的身价,连药贩们都懒得多看一眼,可谁能想到,2016年开春后,这味不起眼的药材突然像被施了魔法。

"记得三月份还卖6块8,端午前后就涨到9块5,到年底直接冲上18块的关口。"在荷花池药材市场做了二十年生意的老周回忆道,当时整个市场都疯了似的,每天凌晨三点多,拉神曲的大货车就排着队等在仓库门口,电子屏上的价格每隔半小时就刷新一次。

三大推手掀起涨价潮 这轮疯狂涨价不是偶然,先是云南、贵州等地接连遭遇暴雨,导致小麦等原料减产,要知道神曲主要用面粉加上青蒿、苍耳等药材发酵而成,原料价格上涨直接带动成本飙升,更要命的是,那年夏天河南某大型神曲厂被曝出环保不达标停产整顿,市面上一下子少了三成货源。

资本嗅觉总是最灵敏的,杭州某私募那年二季度悄悄吃进了上千吨存货,据说光仓储费一天就要烧掉两部奥迪A6,更绝的是游资炒作手法,有人把神曲和三七、吴茱萸这些明星品种捆绑炒作,编造"养生热潮催生需求"的谣言,愣是把散户情绪炒到了沸点。

药商们的悲喜江湖 在西安万寿路药材批发市场,老王的经历让人唏嘘,这位老实巴交的药商年初听信"专家"预测,咬牙吃了200万的货,结果碰上梅雨季节存储不当,三分之一的货品发霉变质。"最后算下来,忙活一年倒贴进去三十万,现在听到神曲两个字还犯恶心。"

但更多精明人却赚得盆满钵满,亳州小李那年使了招"暗度陈仓",表面上跟着大家囤货,背地里却早早联系了制药厂老客户,别人还在捂盘惜售时,他已悄悄走货,一吨净赚八千块,三个月赚了台宝马X5。

疯狂背后的冷思考 回头看2016年的神曲狂潮,真像一面照妖镜,有药商爆料,某些"行业交流会"实为坐庄联盟,有人专门雇水军在论坛刷"神曲将破百"的帖子,更讽刺的是,当价格炒到天价时,真正用药的中医诊所却买不起了,转而用六神曲替代,搞得很多老中医直摇头。

这场风波也给行业上了一课,河北安国后来出台了储备管理制度,要求大宗药材必须申报库存量,现在的药商聊天,除了问价格,还要打听政策风向和天气预警,毕竟谁不想再经历一次"神曲时刻"。

留给当下的启示录 最近走访药市发现,新一代药商玩起了新花样,有人在抖音直播开蚌壳讲解珍珠价格,有的用大数据分析三十年价格曲线,但2016年神曲的故事依然被反复提起,就像个警钟——中药材这潭水,永远藏着你看不见的暗流。

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这故事也有现实意义,下次看到药店里突然涨价的中药材,不妨想想当年神曲的遭遇,毕竟在这个江湖里,没有永远的赢家,只有永远的博弈,就像老周常说的:"药材这东西,涨得猛的不一定好卖,跌得惨的未必没机会,关键看你会不会看天吃饭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