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咳嗽的人特别多,很多朋友私信问我:"咳嗽中药有哪些?能不能推荐点管用的?"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自媒体人,我发现很多人一咳嗽就急着吃西药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,藏着不少对付咳嗽的好宝贝。
润肺止咳类——干咳痰少的首选 要说润肺界的扛把子,川贝母必须拥有姓名,记得去年我嗓子痒得半夜睡不着,老妈给我炖了川贝雪梨汤,把川贝碾成粉,跟冰糖雪梨一起蒸,那股清甜滋润的劲儿,喝下去喉咙就像敷了层保湿面膜,不过正宗的川贝价格小贵,某宝上三十块钱5克的就算了,真正野生川贝至少要这个价的十倍。
比川贝更亲民的润肺高手是百合,超市里几块钱一大包的干百合,泡发后跟绿豆一起煮粥,特别适合长期抽烟导致的干咳,我邻居王叔喝了半个月,原本像拉风箱似的咳嗽声明显缓和了,但要记住,鲜百合更适合燥咳,如果是受寒引起的咳嗽,最好先把百合炒熟再用。
清热化痰类——黄痰黏稠就靠它们 前几天闺蜜家娃高烧咳嗽,喉咙里呼噜呼噜响,我让她去药店抓点鱼腥草,这种长在田埂边的野草,晒干后煮水特别去肺火,小孩可以放冰糖调味,大人建议直接喝,那股独特的腥味正是药力所在,不过鱼腥草性寒,连续喝别超过三天,好得快也要见好就收。
说到化痰界的实力派,不得不提枇杷叶,小时候我妈总在院角种棵枇杷树,咳嗽时就摘几片绒毛完整的叶子,刷掉背面的毛,加蜂蜜熬水,现在城里人不方便采鲜叶,药房买的干品效果也不差,配上雪梨川贝炖盅,对付感冒后的缠绵咳嗽特别灵。
温肺散寒类——寒咳星人的救星 上周去山里采风冻感冒了,咳嗽带出清鼻涕,这是典型的寒咳症状,我翻出抽屉里的老姜红糖膏,早晚冲一杯,辣乎乎的暖流直冲天灵盖,生姜治寒咳讲究颇多,最好是上午喝,下午喝容易上火,要是嫌姜味冲,可以把姜片炒焦再煮水,这就是古书里说的"炙麻黄"替代方案。
比生姜更温和的驱寒神器是紫苏,菜市场两块钱就能买一把,焯水拌凉菜时留几片叶子煮水,喝完整个人从脚底暖上来,去年冬天快递小哥风吹雨淋咳不停,我给他塞了把紫苏叶,第二天他说咳嗽轻了一半,不过紫苏叶不适合阴虚火旺的人,舌头红得跟草莓似的千万别试。
理气化痰类——梅核气咳嗽必备 很多上班族压力大,总觉得喉咙卡着东西咳不出来,这种叫"梅核气",我办公室常备陈皮白茶,新会陈皮掰碎泡茶,理气效果一流,有次直播时观众说咳嗽带膻中穴疼,我让他含服陈皮条,半小时后反馈说胸口压迫感减轻了。
白萝卜堪称平民化痰王,尤其是那种表皮带泥、掂起来沉手的青皮萝卜,做法超简单:切段加蜂蜜腌两小时,出的汁水兑温水喝,我爷爷以前烟瘾大,每天咳得脸红脖子粗,坚持喝三个月萝卜蜜汁,现在八十岁咳嗽都没以前厉害了。
补益类——久咳虚咳要固本 有些体质弱的朋友咳嗽能拖一个月,这是典型的气虚咳嗽,黄芪煮水当茶饮最合适,药店买内蒙黄芪切片,隔水炖半小时,喝完杯子别洗接着续水,反复冲泡到没味道,我表姐产后体虚咳嗽,坐月子期间天天喝黄芪当归水,现在孩子都上幼儿园了,她说这习惯还改不了。
党参补气的效果更温和,适合学生党和上班族,拿保温杯泡党参片,加点枸杞红枣,上课上班随手抿一口,去年考研季我工作室堆满了复习资料,每天用党参茶吊着精神,居然没落下咳嗽毛病。
注意事项划重点
- 中药讲究辨证,风寒风热搞反了等于火上浇油
- 孕妇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务必咨询医师
- 新鲜药材比干货效果好,但城市居民别乱采野草
- 所有中药都不建议长期服用,见效就收
- 咳嗽超过两周伴发热要及时就医
最后分享个万能止咳方:银耳半朵+莲子10粒+百合15克+枇杷花5克,慢炖两小时,这锅甜品我安利给无数粉丝,就连隔壁张大妈都说比她吃的止咳糖浆管用,治病不如防病,平时多喝温水保持喉咙湿润,空调房放盆水增加湿度,比啥补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