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整理中药箱时,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那些装在小罐子里的白色颗粒特别抓眼球,别看它们个头不大,可都是中医眼里的宝贝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"小白粒"的神奇身世,说不定你家药箱里就藏着几样呢!
厨房里的秘密武器
记得去年感冒咳嗽,老妈从橱柜翻出个旧铁盒,里面装着些米白色小方块。"这是白芷粉,给你冲鸡蛋花喝。"没想到这带着淡淡香气的白色粉末,居然把缠绵半个月的咳嗽治好了,后来才知道,这种像食盐粒的中药材叫白芷,不仅能散寒止痛,还是卤牛肉时的秘密武器,下次炖羊肉放几颗完整的白芷,保证肉香穿透三条街!
老中医口袋里的万能丹
有次看邻居张大夫给小孩调理脾胃,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个小纸包,倒出来的小白圆片特别像迷你纽扣,泡水后会绽开成花瓣状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茯苓,古人称它为"四时神药",现在药店里卖的多是切成小块的"茯苓块",其实古法炮制是要切成象棋棋子那样的菱形片,最妙的是用它煮粥,那些半透明的小白片在米汤里沉沉浮浮,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。
江南人家的祛湿法宝
去年梅雨季去杭州亲戚家,发现他们煲汤必放一种雪白的圆疙瘩,表姐说这是浙八味之一的浙贝母,对付痰多咳嗽特别灵,这种像龙眼核的药材有个巧记法——外壳越粉白,里面的粉性越足,不过要提醒下,浙贝母性子有点烈,炖梨汤时记得配几颗冰糖中和。
海边人的美白秘方
在威海民宿看见老板娘往面膜碗里加白色粉末,一问才知道是珍珠母,别误会,这不是珍珠粉,而是贝壳内壁那层银白衣刮下来的,当地姑娘长痘不用药膏,直接拿这个兑蜂蜜敷脸,不过要认准正经海水珍珠贝,淡水贝的效果可差远了。
广东阿妈的私房养颜方
有回在早茶店见阿婆端着碗白乎乎的糖水,里头浮着颗颗玉珠,一打听是薏苡仁炖银耳,难怪她七十岁的人皮肤还这么透亮,不过要买矮脚薏苡仁才够糯,高杆品种煮不烂,顺便说个冷知识:薏米其实是草珠子的籽,和莲子是亲戚哦!
川渝火锅的隐藏彩蛋
上次吃重庆火锅,老板神秘兮兮塞给我个小纸包:"拉肚子就冲水喝。"打开一看是奶白色小球,嚼着像生山药,这就是有名的白芍,不过入药多是切片晒干的,新鲜白芍切面会渗出乳白汁液,有经验的老师傅说这才是判断好坏的关键。
北方人冬季必备
同事老家寄来袋像蒜瓣的东西,说是预防感冒的宝贝,查了才知道是半夏,不过生的有毒必须炮制,现在药店卖的多是姜半夏,表面裹着薄薄黄姜粉,最绝的是治晕车——含两片在舌根,那股辛辣直冲天灵盖,立马就不晕了!
云南深山的止血圣手
前年去丽江买了不少民族药,其中种像鱼肝油丸的小白粒最稀奇,店主说是白芨,彝族猎人受伤就嚼这个,后来学医的朋友告诉我,白芨胶质能自动成膜,现在医院都用它做创面保护剂,不过野生白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大家千万别乱采。
宫廷剧里的仙丹
看《甄嬛传》才知道,古代妃嫔养身都吃白参,不过普通人家更常用党参,特别是山西产的"狮子盘头"党参,切开后菊花心纹路特别漂亮,炖鸡汤时放几段,汤色瞬间变得像牛奶一样白,这可是检验好党参的土方法。
沙漠里的救命仙草
最后说个厉害的——新疆肉苁蓉,别看它长得像肥嘟嘟的蚯蚓,可是能补肾阳的珍品,不过市面上多是黑褐色的,只有春天刚挖的才有象牙白的芯,当地人教我个吃法:切片后蘸蜂蜜,比巧克力还甜!
这些小白粒虽然貌不惊人,但个个身怀绝技,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就像我爷爷常说的:"人参用错是毒药,萝卜对症赛仙丹。"建议大家收藏这些小知识,关键时候拿出来显摆下,但真要治病还是要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