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年收3000吨白芷的药企,如何用土方法拿下全国市场?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走访药材市场时发现,白芷价格又在涨了,这个常被用来炖肉去腥的药材,今年每公斤突破40元,创下五年新高,就在药商们抱怨成本上涨时,有家南方药企却逆势吃进3000吨白芷,这手笔在圈内引起不小震动。

这家叫"瑞康药业"的老字号,在安徽亳州药材圈里是出了名的"白芷杀手",他们每年中秋前后就派三十多个老师傅蹲守产地,像寻宝似的在田间地头转悠,老张是他们河北安国收购点的负责人,据他透露,今年光安国周边县市就收了800多吨,"好品相的白芷都是论亩买断的"。

药企敢这么玩,靠的是祖传的"五看绝技",老师傅们摸出块白芷,先看断面是不是"菊花心",再闻有没有药香,捏着茎痕处判断年份,最后还要掰断看断面是否结实,这些土方法比仪器检测还灵,去年他们就用这招筛出200多吨硫磺熏过的假货。

白芷这东西娇气得很,必须立秋后采挖,瑞康专门养着二十个"刨白芷"的老把式,带着铁锹下地教学,他们教种植户:雨后第三天挖最好,根须带泥摊开晒,不能直接堆地里,有次在甘肃收购,发现农户用塑料布捂汗,二话不说扣了两成货款——这种白芷烤出来发酸,熬药会坏汤。

药企仓库里藏着本"白芷地图",标注着全国37个主产区的土壤酸碱度,他们发现湖北利川的砂壤土种出的白芷欧前胡素含量高,便包下三个村搞订单种植,今年春天还派技术员驻点,教农户用发酵鸡粪代替化肥,每亩成本涨了150块,但收购价跟着上浮20%。

最绝的是他们的"阴阳晾晒法",白芷不能暴晒,得早晚各晒两小时,瑞康在亳州建了十个"晾棚公社",免费给药农用,去年河南暴雨,他们紧急调运200套折叠晾架,带着农户抢晴天,这种贴心服务换来的是,陈寨村60%的白芷都直供瑞康。

市场里流传着瑞康的"三不要"原则:机器烘干的不要,抽过芽的不要,破皮超过三处的不要,有次新来的采购员收了批便宜货,老师傅拿灯一照——断面荧光闪闪,直接整车退回,现在他们库房的白芷,随便拿根都能当样品展览。

这阵子药材市场流行"期货预订",瑞康却反其道而行,他们跟药农签"保底收购"协议,市场价涨按市场价收,跌了按保底价兜底,去年白芷暴跌时,他们硬着头皮多收了600吨,把自家仓库堆成"白芷山",结果年底中药厂集体缺货,这批存货让他们净赚800万。

看着瑞康的运输车队满载白芷驶出产地,有老药商感叹:"现在做药材生意,拼的不是资金,是地里的功夫。"确实,在这个机器烘干、硫磺熏蒸泛滥的年代,能守住传统晾晒工艺的药企,反而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