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妈后最怕啥?十有八九都会说"娃睡不着"!我家崽以前也是翻来覆去折腾到半夜,明明眼皮都打架了还在床上"烙饼",跑过医院查过微量元素,该补的钙锌都补了,可孩子还是像条小泥鳅似的辗转反侧,直到老中医奶奶教我几招,才知道原来老祖宗的智慧里藏着这么多安睡秘诀。
【夜哭郎的三大元凶】 带过娃的都知道,孩子睡不踏实多半绕不开这三个坎儿:吃多了撑着、白天吓着了、天生火气大,隔壁王姐家二宝就是典型例子,两岁多的孩子每天凌晨准时哭闹,怎么哄都止不住,后来发现这孩子特别能吃,每顿都要大人追着喂,小肚子鼓得像青蛙,老中医一看就说是"积食扰神",就像我们大人吃撑了也睡不着不是?
对付这种"胃不和则卧不安"的情况,我们家祖传的小妙招特别管用——炒山楂5克、炒麦芽10克煮水,别小看这两味药,山楂消肉食积滞,麦芽化解米面胀气,煮出来的水酸酸甜甜像饮料,记得去年表妹家娃积食发烧,喝了三天这个水,退烧的同时睡眠明显安稳了,不过要提醒的是,一岁内的宝宝麦芽要减量,毕竟小家伙脾胃娇嫩得很。
【惊蛰时节的安睡密码】 上周末带娃去公园玩,正碰上楼上刘阿姨牵着孙子散步,聊起来才知道小朋友前阵子被装修声吓得晚上总做噩梦,这让我想起奶奶常说的"小儿肝常有余",小孩子神经系统本就敏感,稍微受点惊吓就容易心神不宁,这时候厨房里常见的蝉蜕倒是个宝贝,拿3-5个蝉蜕加两片薄荷叶煮水,睡前给孩子擦擦心口和手心,比吃安定丸强多了。
有次邻居家三岁妞妞在小区里摔了个跟头,当晚就惊醒了三次,我用这个方法给她捈了两天,配合捏脊推拿,现在小姑娘睡得比谁都香,不过要特别注意,蚕蛹过敏体质的孩子千万别试,可以先在手腕内侧做个皮肤测试。
【虚火旺的灭火攻略】 表姐家双胞胎儿子属于典型的"小火炉"体质,晚上睡觉总是盗汗,枕头都能拧出水来,中医说这是阴虚内热,就好比锅里水少了火还旺着,对付这种情况,我们家用的就是改良版的"百合麦冬粥",干百合10克、麦冬5克、小米30克,文火慢熬成稠粥,既能滋阴润燥,又不会像寒凉药物伤脾胃。
上个月同学聚会听说个案例,五年级男孩因为学习压力大长期失眠,喝这个粥两周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,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类滋阴食材不适合舌苔白腻的寒湿体质,就像下雪天不能泼冷水一样道理。
【安睡黄金搭档】 光靠吃药可不够,咱们还得给娃营造个好睡眠环境,头凉脚暖"的老话,夏天也要给宝宝戴薄棉肚兜护住丹田穴,睡前两小时别让孩子疯跑,可以听听《琵琶语》这类舒缓音乐,我自己试过揉涌泉穴,每晚睡觉前用掌心搓热捂住宝宝脚底,三百下左右,亲测对入睡困难特别有效。
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作息规律,就像老话说的"日出而作日落而息",春天早睡早起养阳气,冬天适当晚起藏精气,去年坚持让娃九点前上床,半年时间身高窜了五厘米,体检医生都说睡眠质量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呢。
最后唠叨一句,这些小偏方都是辅助调理,真遇上持续发热或抽搐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就像奶奶常说的:"是药三分毒,食疗胜药疗,母爱才是最佳良药。"你家宝贝有没有试过什么助眠妙招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