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里有牡字的药材到底有多少?这5种你绝对想不到!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整理中药名录时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带"牡"字的中药居然不少!作为常年研究中草药的从业者,今天就带大家数数这些藏在药房角落里的"牡"字辈药材,别看它们名字像亲戚,功效可是各有千秋。

【第一味】牡蛎( oyster shell) 这个大家最熟悉,药店里常见的牡蛎壳其实就是生蚝壳,老中医开方子时常写"煅牡蛎",指的是火煅过的贝壳,它能平肝潜阳,对失眠多梦特别有效,记得上次邻居王婶更年期潮热,医生就开了牡蛎搭配龙骨煮水喝,说是能引火归元。

【第二味】牡丹皮( tree peony root bark) 别看见"牡"就以为是海鲜,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植物药,取自牡丹根皮,晒干后表面带着特有的丹皮酚,小时候长痄腮,奶奶总用牡丹皮磨粉调醋给我敷,凉飕飕的特别舒服,现在才知道这味药还能清虚热,对阴虚火旺的口腔溃疡效果一流。

【第三味】牡荆( negundo leaf) 这味药很多人听过但没见过,它就是黄荆叶,我们老家管它叫"布惊草",小孩夜哭时摘几片煮水擦身就能安神,新鲜叶子揉碎有股特殊的香气,端午时节挂在门口还能驱虫,不过入药多用干燥叶,能祛风解表,感冒初起时泡茶喝最好。

【第四味】牡蒿( wormwood) 注意不是"牡蒿"念mǔ hāo,而是mǔ hāo,这种菊科植物全草都能入药,嫩芽焯水后凉拌能清热,老中医教我认药时说过,牡蒿和艾草长得像,但叶子背面是灰白色的,它最拿手的是截疟退黄,以前走方郎中治疟疾就靠它。

【第五味】牡桂( cinnamon twig) 打假时间到!市面上很多标着"牡桂"的其实是肉桂的分支,真正的牡桂特指桂树的嫩枝,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桂枝,熬姜枣茶时加几段桂枝,暖胃效果翻倍,不过孕妇要慎用,当年我媳妇孕期咳嗽,老中医特意叮嘱去掉方子里的桂枝。

说个冷知识:中药里带"牡"字的其实不止这五种,像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过"牡蒙"(即紫参)、"牡荆子"等,不过现在临床很少用了,这些带"牡"字的药材有个共同特点——多与收敛固涩有关,古人取名时可能暗含"母性包容"之意。

最后教大家个辨别窍门:带"牡"字的动物药多是贝壳类(如牡蛎),植物药则多用根皮或枝叶,下次去中药店抓药,不妨留意下处方单,说不定能发现更多带"牡"字的中药秘密,记住这些知识,在老中医面前聊起来倍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