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收到姐妹留言问盆腔炎的事儿,说西药吃着见效快但容易反复,手术又怕伤身体,其实啊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真藏着不少调理妙招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败酱草搭配白术茯苓这个经典组合,这可是很多中医大夫常用的盆腔炎调理思路。
先说说这病到底咋回事,盆腔炎就像是子宫附件区域闹炎症,急性期下腹坠胀痛、腰酸得像断了似的,白带发黄还带异味,严重的发烧寒战,慢性的更是折磨人,稍微累点就反复,同房后肚子隐痛,月经前后更是遭罪,西医说是细菌感染,中医角度看其实是湿热毒邪淤积在下焦,气血瘀滞不通了。
这时候就得请出咱们的"盆腔清洁工"败酱草,这味药名字听着普通,却是对付妇科炎症的高手,它性凉能清热,味苦可燥湿,最擅长清理下焦的湿热毒邪,就好比家里厨房油污厚了,用强力去污剂那种感觉,不过单用容易伤正气,这时候就要靠白术和茯苓来护驾了。
白术这味药可有意思了,炒过的白术香气扑鼻,炖肉时候放点还能健脾,它主要负责给脾胃加把劲,增强运化水湿的能力,盆腔炎患者很多都有脾虚湿困的情况,白带多得像豆腐渣,白术就是专门克这种问题的,茯苓呢,简直是祛湿界的万金油,不仅利水渗湿,还能安神,这两个药搭档,相当于给身体装了台抽水机,把淤积的湿浊统统排出去。
光这三味还不够,老方子通常会再加几味药,比如薏苡仁,水煮开后那层黏液能把关节腔里的湿气都粘出来;丹皮像消防员一样浇灭血分里的热毒;要是疼得厉害,加延胡索活血止痛特别灵,整个方子就像个保洁团队,有的擦污渍,有的拖地,有的消毒,分工明确。
具体怎么用也有讲究,急性发作期量要大,好比消防救火;慢性调理期就减量,像文火慢炖,一般头煎药汁倒出来再添水煎二遍,两碗水熬成一碗,早晚饭后温服,喝药期间要忌口,羊肉海鲜辣椒一律绕道走,不然就像给炎症添柴火。
举个真实例子,邻居张姐三年前查出慢性盆腔炎,西药吃到胃疼还是反复,后来找我们这老中医开了方,败酱草30克打头阵,白术15克茯苓20克守中焦,加上几味活血化瘀的,连喝两个礼拜,原先黄腻的白带变清了,肚子坠胀感明显减轻,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,具体还得大夫摸脉看舌苔调整剂量。
最后提醒姐妹们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别想着喝两天就能断根,通常三个疗程才能巩固效果,平时注意保暖别着凉,久坐之后起来活动筋骨,内裤勤换洗晒晒太阳,说到底,预防比治疗更重要,咱们自己把身体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