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这桑树浑身都是宝,连嫩梢都能入药!"老中医王大夫捻着胡须,指着院里那棵老桑树说道,前些年我在他诊所帮忙时,发现很多风湿骨痛的患者都会收到装着桑梢的牛皮纸包,这个在《本草纲目》里都有记载的药材,到底藏着什么养生密码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不起眼的"桑树尖尖"。
藏在桑叶间的养生密码 要说这桑梢啊,就是清明前后桑树刚冒芽的嫩枝梢,懂行的药农都知道,这时候的桑梢青中带红,折断面能看见晶莹的汁液,就像春天的浓缩版,老辈人常说"三月桑芽赛人参",说的就是这个时候采摘的桑梢最金贵。
我老家隔壁张婶每到这个时候就挎着竹篮去采桑梢,她说这时候的桑梢药性最足,拿回来晒干能存一整年,有次看她把桑梢和老母鸡一起炖,飘出来的香气能勾出人馋虫,不过她总念叨"桑梢虽好,可不能贪多",每次只用三五根炖汤。
千年古方里的祛湿高手 翻翻古籍才发现,桑梢入药可不是新鲜事。《千金方》里就记着用桑梢煮水治关节痛,李时珍还说它能"利九窍、通血脉",去年梅雨季我膝盖犯疼,王大夫就给我开了个土方子:桑梢50克配上白酒一斤,泡七天后每天蘸着擦关节,说来也神,擦了半个月,那种阴雨天骨头缝里冒凉气的感觉真就轻多了。
现在药店里卖的桑梢大多切成寸段,好的桑梢应该带着霜白色的绒毛,闻着有股淡淡的青草香,要是碰到发黑或者有酸味的,千万别要,那是存坏了的,有次我在药材市场看见个大姐挑桑梢,边选边说"要买就买带霜的,这种晒得太干的没药劲"。
厨房里的桑梢养生经 别看桑梢是药材,其实它更是厨房里的百搭小能手,我试过用桑梢煮薏米水,煮出来带着淡淡的桑叶清香,比单喝薏米水好入口多了,邻居陈姨有个独家秘方:把桑梢切碎了拌在饺子馅里,她说这样既能给肉馅增香,还能中和油腻。
不过要提醒大伙,桑梢性寒,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,有回我表妹来例假时喝了桑梢茶,结果肚子疼得直打滚,后来王大夫说得像绕口令:"月经期、孕妇、手脚冰凉的,这三样人碰不得桑梢"。
现代研究里的桑梢奥秘 现在科学也给桑梢正名了,省中医院的研究报告说,桑梢含有一种特殊的植物甾醇,能调节人体炎症因子,去年我表叔痛风发作,西医说尿酸高,后来配合着喝桑梢玉米须茶,居然三个月没复发,当然这只能当辅助,正经看病还是得听医生的。
现在有些养生馆推出桑梢浴足项目,据说泡完脚特别清爽,我同事小刘试过,说泡完感觉整个人轻快不少,特别是对着电脑久坐的肩颈僵硬缓解很明显,不过这种新花样咱得理性看待,毕竟老祖宗都是拿它来煎煮的。
采收时节的门道讲究 最后说说怎么挑好桑梢,清明前后十天是黄金期,这时候的桑梢像少女的睫毛般细嫩,有次我去郊区采桑梢,老药农教我个诀窍:手指轻轻一掐就断的才够嫩,要是得用剪刀剪的,药效就差了三分。
晒桑梢也有讲究,要摊在苇席上阴干,不能暴晒,王大夫家院子里总铺着大片桑梢,他说这样保留的药性最完整,要是急着用,也可以拿烘干机低温烘,但味道总归差些意思。
写到这里,窗外正好飘来阵阵桑叶香,这不起眼的桑树尖尖,从《诗经》里的"其叶牂牂"到现代人的养生杯,穿越三千年依然散发着生命的力量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用对方法,就像王大夫常说的:"药材像脾气,顺着性子用才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