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私信问"肛周脓肿能不能用中药治"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作为被痔疮折磨过的过来人,特别理解那种坐立难安的痛苦,不过别慌,咱们中医对付肛痈可是有真本事的!
先搞懂啥是"肛痈" 这名字听着吓人,其实就是肛门周围的化脓性感染,西医叫肛周脓肿,中医归为"肛痈"范畴,典型症状就是屁股蛋突然肿个大包,疼得不敢碰,严重的走路都瘸着腿,西医办法简单粗暴——切开引流,但复发率可不低,中医讲究标本兼治,内服外敷双管齐下,还能调理体质防复发。
老中医压箱底的5个方子
-
仙方活命饮(急性期首选) 这方子堪称外科圣药,金银花30g、当归尾15g、赤芍12g、乳香6g、没药6g、陈皮9g、皂角刺12g、穿山甲3g(现在多用炮山甲代替)、天花粉15g、贝母12g、甘草6g,煎药时加黄酒半碗,趁热喝下去,能快速消肿止痛,特别适合刚起病,摸起来硬邦邦还没化脓的时候。
-
黄连解毒汤(火毒旺盛型) 遇上红肿热痛特别厉害的,赶紧用黄连9g、黄芩12g、黄柏12g、栀子15g,这四味药都是清热高手,就像给身体来场灭火行动,记得搭配蒲公英30g煮水坐浴,内外夹击效果翻倍。
-
透脓散(已成脓阶段) 当摸到软软的波动感,说明里面已经化脓了,这时候用黄芪30g、当归15g、川芎12g、穿山甲6g(可用皂角刺替代)、皂角刺15g,别怕补气,中医讲求托毒外出,反而要扶正气才能把脓推出来。
-
五味消毒饮(预防复发) 治好后别急着庆祝,金银花20g、野菊花15g、蒲公英30g、紫花地丁15g、天葵子12g,每周喝两三次巩固,这方子专治各种上火引起的炎症,比抗生素温和多了。
-
补中益气汤(体虚反复型) 有些朋友特别倒霉,这里好了那里又长,这类人八成是气虚,用黄芪20g、党参15g、白术12g、升麻6g、柴胡9g、当归12g、陈皮9g、甘草6g,像给身体筑道防火墙,增强抵抗力才是关键。
中药坐浴小妙招 光吃药还不够,得配上外治法,推荐两个经典坐浴方: ① 芒硝30g+硼砂15g:消肿速度一流 ② 苦参30g+黄柏20g+五倍子15g:止痒收敛效果好 记住水温要温热不烫手,早晚各泡15分钟,泡完轻轻擦干,千万别用力搓。
忌口清单要记牢 发物绝对要戒!羊肉、海鲜、韭菜这些热性食物暂时告别,辣椒、酒精更是大忌,它们就像往伤口撒盐,多吃绿豆粥、冬瓜汤这类清热解毒的,粗粮水果保持大便通畅,别让便秘雪上加霜。
看中医的门道 找医生别只看年纪,要看他治肛痈的案例多不多,一般三副药就能缓解疼痛,如果吃了一周还没反应,说明方子不对证,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中药灌肠疗法,药物直达病灶效果更好。
最后唠叨一句:肛痈拖不得,但也别见风就是雨,发现屁股不舒服先去医院确诊,别自己乱敷草药,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佳,该手术时别犹豫,该调理时沉住气,毕竟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屁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