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类中药名称大全!从树皮到果皮,这些中药妙用你知道吗?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大家好啊!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里特别有意思的一类——皮类中药,很多人可能觉得中药就是草根树皮,但其实“皮”类药材大有乾坤!从树皮到根皮,从果皮到花皮,这些看似普通的“皮”藏着治病养生的大智慧,下面我就带大家盘点几十种常见的皮类中药,保证你看完惊呼:“原来这些都能入药?”


树皮类中药:老树皮里的“药黄金”

树皮类中药多取自树干或树枝的外层皮,中医认为它们大多能清热、利水、祛风

  1. 桂皮(肉桂皮):炖肉必放的调料,其实也是温阳散寒的良药,虚寒胃痛、手脚冰凉的人可以试试桂皮泡脚。
  2. 丹皮(牡丹皮):牡丹花的根皮,清热凉血的高手,痘痘肌、更年期潮热的朋友别错过。
  3. 秦皮:名字自带古风,能清肝明目,眼睛干涩、红肿时可用它煮水熏眼。
  4. 杜仲皮:补腰肾的明星选手,肾虚腰痛、孕期胎动不安都能用,炖猪腰时加一点效果翻倍。
  5. 合欢皮:源自合欢树,安神解郁一把好手,失眠多梦、心情郁闷时泡茶喝特管用。

根皮类中药:地下宝藏的“皮”

根皮类中药多来自植物的根部表皮,擅长泻火、利尿、解毒

  1. 地骨皮:枸杞的根皮,专治阴虚发热,小孩夜间盗汗、骨蒸潮热时用地骨皮煮粥最合适。
  2. 桑白皮:桑树的根皮,利水消肿杠杠的,水肿、小便不利时搭配冬瓜皮煮水喝。
  3. 五加皮:祛风湿的“老将”,关节疼痛、腰腿无力的人泡酒时加点它。
  4. 香加皮(北五加皮):和五加皮长得像,但偏于强心利尿,心脏病水肿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  5. 白鲜皮:皮肤瘙痒、湿疹的克星,煎汤外洗能止痒消炎,东北人拿它腌咸菜你敢信?

果皮类中药:吃剩的果皮别扔!

果皮类中药多取自水果或种子的外层,主打理气、化痰、消食

  1. 陈皮:橘子皮晒干后就是它,健脾化痰第一名,咳嗽痰多、胃口差时煮水喝。
  2. 青皮:橘子未成熟的小果皮,破气消胀厉害,吃撑了腹胀时嚼几片立马缓解。
  3. 柚子皮:不仅能去腥,还能宽中理气,制成蜂蜜柚子茶能止咳润肺。
  4. 石榴皮:止泻收敛的利器,拉肚子时煮水喝比黄连素还管用。
  5. 西瓜翠衣:西瓜皮的白色部分,清热解暑神器,夏天用它炒肉丝超清爽。

花皮与茎皮:小众却实用的“皮”

除了树皮、根皮、果皮,还有两类“皮”容易被忽略:

  1. 莲藕皮:止血散瘀的宝贝,不小心擦伤出血时,敷点藕皮末能快速止血。
  2. 蝉蜕皮:知了猴脱下的壳,居然能疏散风热!小孩感冒发烧、麻疹不透时煮水喝。
  3. 茯苓皮:茯苓的外层黑皮,利水渗湿专用,水肿体质的人煲汤时加一点。
  4. 姜皮:生姜的表皮,性凉能行水,水肿但又怕上火的人可以用姜皮泡茶。

冷门但神奇的“皮”类中药

有些“皮”听起来奇葩,但效果真绝:

  1. 凤凰衣:鸡蛋壳内膜,滋阴润肺,声音嘶哑时含一片立竿见影。
  2. 蛇蜕皮:蛇蜕下来的皮,居然能祛风明目,荨麻疹、皮肤瘙痒时煮水擦身。
  3. 橘络(柑橘筋膜):很多人当垃圾扔掉,其实它能通络化痰,咳嗽带血丝时泡水喝。
  4. 杏仁皮:苦杏仁的外皮,止咳平喘不留痕,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福音。

用皮类中药的小心机

  1. 辨别真假:比如陈皮要选广陈皮,表面油室密集;地骨皮别买成枸杞子染色的假货。
  2. 搭配禁忌:桂皮性热,便秘人群少用;青皮破气,气虚者慎服。
  3. 生活妙用:柚子皮煮水拖地防蟑螂,石榴皮煮水染布天然无害,赶紧试试!

常见误区:这些“皮”可别乱用!

  • 柿子皮:鞣酸含量高,空腹吃易结石,但晒干后的柿霜却是润肺止咳的良药。
  • 土豆皮:含龙葵碱,发芽后有毒,但中药里的“马铃薯皮”外用能消炎消肿。
  • 槟榔皮:新鲜槟榔致癌风险高,但炮制后的槟榔皮却是驱虫良药(需遵医嘱)。

皮类中药就像中药界的“隐藏菜单”,看似不起眼,却能解决大问题,下次削苹果、剥橘子时,别再随手丢掉果皮啦!不过切记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用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,别自己瞎折腾哦~

(字数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