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黑白丑这味药可不敢乱熬!"小时候常看爷爷在院子里晒中药,总见着黑褐色的圆片和灰白色的扁粒分开放,后来学医才知道,这黑如芝麻的是黑丑(炒牵牛子),白得像瓜子的是白丑(生牵牛子),别看长得不起眼,煎不对可是要出大问题的。
认识黑白丑真面目 很多药店现在都直接叫"黑白丑",其实这是两味药的组合,黑丑是把牵牛子用盐水炒过,表面焦黑带盐霜;白丑则是原颗晒干的牵牛籽,老辈人常说"黑丑入肾,白丑入肺",就像炒花生和生花生的区别,炮制方法不同药性也变了。
煎药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
-
选对煎药罐子:千万别用铁锅!爷爷那口专门煎中药的砂锅都传三代了,他说铝锅、不锈钢锅都会和药材打架,实在没有砂锅,耐高温玻璃壶也行,但绝对不能用电磁炉自带的金属盘。
-
泡药大有讲究:抓回来的黑白丑要先用清水淘洗,像洗枸杞那样轻轻搓两遍,头天晚上用温水泡上,水要没过药材3指宽,记得泡过的水别倒掉,这可是"药引子"。
-
特殊处理法门:白丑外壳硬得像铠甲,得用布包起来扎紧口,黑丑含盐量高,单独装袋防漏,老中医教的土办法——用干净纱布缝个口袋,比药店买的无纺布袋透气。
三步煎出药效精华 第一步:冷水下药 早上6点灶膛刚旺,爷爷总是摸着砂锅说:"煎药要像哄孩子,急不得。"先把泡药的水连药材倒锅里,再加凉水到高出药材2指节,这时候火要最旺,听着水"咕嘟咕嘟"冒泡才算上火候。
第二步:文武火交替 水开后马上转小火,这就是"文火慢熬",拿筷子蘸药汁尝,发苦带点麻舌感就对了,头煎要熬40分钟,看着砂锅里冒鱼眼泡,二煎加水要滚烫,这次20分钟就行,两次药汁混合才均匀。
第三步:滤渣有诀窍 爷爷总准备双层纱布,过滤时像打豆浆似的旋转挤压,药渣里的残存药液要榨干净,但千万不敢使劲揉搓,不然会把苦涩成分全挤出来。
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去年邻居王叔自行煎药出事,就是没听老话,他嫌麻烦把黑白丑直接扔养生壶,结果黏锅底煎糊了,喝下去恶心呕吐半天,还有人学电视里放红糖调味,殊不知黑白丑遇甜会反酸伤胃。
特别要注意: ① 用量严格控制在3-9克,多了拉肚子,少了不管用 ② 孕妇绝对禁服,哺乳期妈妈要谨慎 ③ 脾胃虚寒的人(吃凉饭就疼)要配干姜同煎 ④ 煎好药当天喝完,隔夜药毒性涨三倍
对症使用才有奇效 前年我咳嗽痰多,喉咙像堵了棉花,爷爷给开的方子里就有黑白丑,配合杏仁、陈皮,喝头天晚上咳得睡不着,第二天痰就变稀了,三天下来胸口轻松许多,但隔壁张奶奶水肿喝这个,反而尿多腿软,这才知要配茯苓利水。
现代煎药新招数 现在中医院都用自动煎药机,但懂行的还是会自己盯锅,要是实在没时间,至少记住:机器煎药选"先煎后下"模式,保温别超8小时,某宝买的便携煎药壶倒是方便,但要定期清理底部积垢。
最后唠叨一句:黑白丑虽是平价药,但性质猛如虎,就像辣椒吃错能伤人,用对了却是良药,建议大家哪怕抓现成饮片,也要让大夫当面辨证,别拿身体试药性,毕竟老祖宗传下的宝贝,用好了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