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粉丝私信问我"哪里能收到靠谱的根茎类中药材?"作为一个跑遍各大药材市场、跟着老药农学过辨药的行内人,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全国哪些地方是根茎类药材的"宝藏基地",怎么避开中间商赚差价,还能保证药材质量。
根茎类药材的"四大金刚" 咱们常说的根茎类中药材,主要指人参、黄芪、甘草、地黄这四样,不过根据药典记载,像川芎、白芍、党参这些带根的也算,这些药材有个共同特点——越老越值钱,但采收时节特别金贵,早一周晚一周药效都不一样。
全国十大"挖宝"圣地
-
东北人参帮(吉林抚松) 这里的老把头(挖参人)传承着"七两为参,八两为宝"的规矩,每年9月霜降前后,林子里全是扛着索拨棍找野山参的汉子,想买新鲜园参,记得赶早市,参农会用湿苔藓裹着人参保鲜,那场面跟拆盲盒似的。
-
西北黄芪窝(内蒙古固阳) 蒙古高原的沙棘地里长出的黄芪,切开后金黄得能晃眼,当地药贩有句黑话"要选鸡腿芪",就是像鸡腿一样粗壮的根须,泡水能拉丝的那种最正宗。
-
西域锁阳滩(新疆精河) 每年春季沙漠里冒出的锁阳,长得跟男人那啥似的...咳咳,当地人叫它"不老药",这里凌晨3点就开始交易,摊主们打着手电筒验货,紫红色的根部越饱满越值钱。
-
中原四大怀药(河南温县) 山药、地黄、牛膝、菊花这"四大怀药",讲究个"春采茯苓秋采菊",我亲眼见过药农用竹片给地黄松土,说是这样长出来的根块没有须须。
-
川渝川芎谷(四川彭州) 这里的川芎带着股特殊的"马尿味",却是活血化淤的圣品,药市里有专门"听声辨年份"的绝活,老药商抓起一把川芎往石板上摔,声音闷的是陈货,脆响的才是新货。
藏在深山里的"秘密基地" 去年跟着采药队进过云贵高原的原始森林,找三七的过程比盗墓还惊险,当地瑶族猎人教我们认"铜皮铁骨"的真三七,叶子边缘带锯齿的才是正牌,这种野生三七现在市价炒到上万块一斤,很多都是拿大棚种植的冒充。
药贩子不会告诉你的潜规则
-
带泥巴的反而新鲜 那些洗得白白净净的根茎要警惕,可能是药厂退货的硫磺熏制品,老药农都说"带土发货最安心",回家自己用清水泡掉泥沙就行。
-
切片比整根划算 别被旅游景区的"百年老参"忽悠,真正懂行的都会买切片,我认识个安徽药商,他家祖传的"九蒸九晒"熟地黄片,治少年白头发一绝。
-
当季采购省一半钱 就像吃草莓要等5月,买川贝母最好在冬至前后,这时候药贩急着回笼资金,价格能砍下3成,我去年在成都荷花池市场,用半价收了整整一麻袋虫草(后来发现是亚香棒伪品...血泪教训)。
自用养生的野路子 要是就想喝点养生茶,没必要非盯着名贵药材,我老家山里挖的葛根,配上鲫鱼炖汤,那叫一个通乳散结,还有春天挖的蒲公英根,晒干后泡茶消痘痘特灵,这些都是不要钱的宝贝。
防骗终极指南 三闻三看"口诀:闻味道有没有酸败味,看断面有没有同心纹,摸表面是不是糙手,尝味道是不是回甘,去年我就在亳州市场揭穿过用木薯粉伪造的冬虫夏草,那玩意泡水后直接溶解成糊糊。
最后提醒各位,收药材千万别贪便宜,前年重庆查获的染色黄芪案,300吨劣质品用姜黄素泡出"金盏花"颜色,这种毒药材泡水喝轻则拉肚子,重则伤肝肾,建议新手先从同仁堂、雷允上的道地药材专柜买少量试试,等练就火眼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