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老家的山沟沟里,长着一种不起眼却金贵的草药——兰花参,老一辈人总说这草能治咳嗽,比城里买的止咳糖浆还管用,前些年我总当耳旁风,直到去年孩子咳了半个月不见好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赫然写着"兰花参"三个字,这才认真琢磨起这味山野奇珍。
从野草到良药:认识兰花参
兰花参学名叫做"孩儿参",但咱山里人还是习惯叫它兰花参,这草春天抽穗时,蓝紫色小花像星星点点的碎钻,根茎藏在腐叶土下,挖出来白白净净像人参娃娃,老辈人说过去闹饥荒时,这草根熬汤能续口气,后来慢慢发现它止咳化痰的本事才传开了。
我特意问过县中医院的老药师,人家说正经药材兰花参主产贵州、湖南的深山里,正宗的根须细密像胡须,断面淡黄带点甜味,市面上那些粗大的"兰花参",多半是拿别的草根冒充的,可别贪便宜买了假货。
老中医眼里的兰花参
邻村张大夫家三代行医,他配的止咳方子里十有八九会加兰花参,前年我去抓药,正赶上他在捣药罐里碾兰花参,边碾边说:"这草药性平和,老人小孩都能用,外感咳嗽配点荆芥,内伤咳嗽就搭麦冬,遇上肺热再加鱼腥草......"
最绝的是他治小儿百日咳的偏方:兰花参粉拌蜂蜜,每天早晚抹在馒头片上,他说这法子救过不少娃娃,那年村里有个娃咳得喘不上气,连着喂了三天就能睡安稳觉了,不过张大夫也叮嘱,这草只能治标,要是拖着不愈还得找正经大夫。
现代研究怎么说
别看兰花参土生土长,现在实验室里也揭开了它的奥秘,省城医学院的研究显示,这草根含有环烯醚萜苷、多糖这些稀罕成分,能镇咳平喘还能增强免疫力,特别是对慢性咽炎引起的干咳,效果比某些西药还明显。
我在药店见过晒干的兰花参,老板说现在都是人工种植的,野生的太难采,有经验的药农都知道,清明前后挖的根药效最好,这时候的有效成分含量能翻倍,不过人工种植的也不差,该有的疗效都有,就是价格亲民了不少。
怎么用才有效
这些年我试过不少用法,最方便的是泡水喝,抓一把干兰花参,开水焖十分钟,喝起来微甜带点草香,要是嫌麻烦,直接含嘴里慢慢嚼,喉咙立马就不痒了,不过张大夫说过,新鲜草根捣烂敷胸口,对付夜间咳嗽特别灵。
去年冬天流感肆虐,我按老方子炖梨汤,加百合、川贝和兰花参,全家连着喝了三天,咳嗽声真就少了,但要注意这草性凉,体质虚寒的人得搭点姜片,否则容易拉肚子,孕妇和哺乳期的姐妹更要慎用,毕竟药性再温和也是药。
真假兰花参咋辨别
市场上鱼龙混杂,我吃过亏才学会分辨,正宗的兰花参根须细长带绒毛,断面有菊花纹,煮水后汤色清澈泛黄,要是根茎粗大光滑得像胡萝卜,煮出来的水浑浊发红,准是拿桔梗或者其他草根冒充的,最保险的是去正规药房买,别贪小摊贩的便宜。
前阵子听说有商家往兰花参里掺淀粉增重,回家可以用碘酒测试,真品遇碘不会变蓝,假的立刻显深色,还有简单法子:抓一把放嘴里嚼,真兰花参越嚼越甜,假货会有奇怪酸味。
深山里的致富草
现在家乡把兰花参做成了产业,坡地套种在果树底下,既不占地又保水土,药农老李说开春雇人采挖,鲜根一斤能卖二十多块,晒干后价格翻三倍,他们村还建了加工厂,把挑剩的根须熬成止咳糖浆,一年能赚不少钱。
不过老人们总念叨,以前漫山遍野的兰花参,现在只有背阴潮湿处才能找到,过度采挖加上环境变化,这山里精灵怕是要越来越少了,去年药材市场还传出消息,野生兰花参已经列入保护名录,以后怕是想用都得靠人工种植了。
写到这里,窗外又飘来熬药的气息,看着砂锅里翻滚的褐色药汤,忽然想起张大夫的话:"草木有灵,对症是宝,滥用就是草。"这深山里的止咳良药,承载着祖辈的智慧,也见证着中药传承的不易,咱们用草药时,可得怀着敬畏之心,莫辜负了大自然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