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海里的中药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鲍鱼壳、珍珠母,其实有一种长得像小龙宫道具的生物,早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被李时珍盖章认证了,没错,就是那个常被泡在药酒里的海马!别看它个头不大,却是实打实的"水中黄金"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中药界的隐藏高手。
【补肾壮阳的天然利器】 老辈人常说"十男九虚",虽然说得有点夸张,但现代社会压力大、作息乱,很多中年男性确实需要调理,海马最出名的功效就是补肾壮阳,这点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有记载,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沿海老中医给病人开补肾方子时,总会特意嘱咐:"海马要选公的,尾巴卷曲有力的最好",原来雄性海马的药用价值更高,特别是晒干后呈现深褐色的,药效比淡黄色的强不少。
现在有些养生达人喜欢用海马泡酒,确实有道理,一般用50度以上白酒浸泡三个月,每天喝一小盅,对腰膝酸软、夜尿频繁特别有效,不过要注意,就像吃人参不能过量一样,海马每天用量控制在3-9克,毕竟补过头反而伤身。
【止咳平喘的呼吸道守护者】 前阵子感冒高发期,朋友圈疯传各种偏方,其实海马配杏仁就是经典的止咳组合,记得去年邻居张叔咳嗽了半个月,西药吃了不管用,后来老中医开了个方子:海马研末冲服,早晚各一次,没想到三天就见效了,特别是对付那种半夜突然发作的呛咳,效果出奇的好。
这里教大家个简单方法:把海马焙干磨成粉,每次取1克兑蜂蜜水喝,对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患者来说,坚持服用能明显感觉喉咙里的"痒虫子"少了,不过孕妇和高血压患者要避开这个方法,海马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影响胎儿或导致血压波动。
【消痈散结的外用奇兵】 上个月陪老妈去医院看甲状腺结节,医生随口提了句"可以试试海马外敷",回来查资料才发现,原来海马还有软坚散结的作用,古时候没有B超CT,遇上肿块就用海马碾碎调醋外敷,虽然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,但确实有临床案例支撑。
现在更常见的是用在乳腺增生上,中医院开的药膏里常能见到海马成分,自己在家操作的话,可以把海马烤焦研末,加适量黄酒调成糊状,睡前敷在患处,第二天洗掉,连续用一周,配合内服药物,对气滞血瘀型的肿块效果显著。
【强筋健骨的关节润滑剂】 经常爬山的朋友都知道,膝盖疼起来真要命,我们小区王大爷以前上下楼梯都困难,后来儿子从海边带回晒干的海马,每天炖汤喝,坚持了两个月,现在能跟着广场舞队扭秧歌了,这就是海马"补肾健骨"的功效在起作用,特别适合骨质疏松、风湿性关节炎患者。
年轻人运动损伤也能用,比如打篮球崴脚后肿胀不消,用海马煮水泡脚特别管用,方法是用30克海马加1000毫升水煮沸,待水温合适后浸泡20分钟,既能促进血液循环,又能缓解疼痛,不过急性扭伤期(24小时内)别急着用,要先冷敷。
【安神定惊的睡眠管家】 现在失眠的人越来越多,海马在这方面倒是有独门绝技,中医认为它能"定魂安魄",对惊吓过度、心悸失眠特别有效,我同事小刘上次出差遇到电梯故障,吓得整宿睡不着,老中医开了个方子:海马3克、酸枣仁10克、合欢皮6克,煎水代茶喝,当天晚上就能睡踏实了。
小孩子夜啼也可以试试看,把海马研末装进小布袋,放在枕头边,淡淡的海洋气息有镇静作用,比塞安抚奶嘴健康多了,不过要确保孩子不会误食,毕竟海马粉末直接吞下去还是有风险的。
说了这么多,估计有人要问:"海马这么好,会不会被吃到灭绝啊?"其实现在都是人工养殖的,而且药用部位主要是干燥全体,不像犀角那样需要猎杀,不过购买时要认准正规药店,野生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可不能随便买卖,下次去中药材市场,看到柜台里那些卷成蜗牛状的小海马,可别只当它们是装饰品,这可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