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进补必看!这些中药禁忌千万别踩坑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转凉,后台收到好多读者留言问"秋冬喝中药要注意啥",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老药罐子,今天必须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实话,别看药店柜台摆满了党参黄芪,真要乱炖乱煮,小心养生不成反伤身!

当心"温补过头"的坑 前两天邻居王婶捧着砂锅来找我,说她天天当归枸杞炖老鸭,结果补得整夜失眠嘴起泡,这毛病我太懂了——秋冬大家都爱抱保温杯喝热汤,但像红参、肉桂、花椒这类大热药材,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就像往柴火堆里浇油,记住口干舌燥、手脚心发热的朋友,喝汤时记得放几颗红枣中和,或者把西洋参换成太子参更稳妥。

别让"新鲜药材"害了你 上周去中药材市场吓一跳,好多摊位摆着鲜山药、鲜百合叫卖,咱不是说新鲜不好,但未经炮制的鲜货自带偏性,就像鲜藕节止血效果好,但湿气重的人吃了反而腻脾胃,特别提醒买回家的鲜石斛、鲜玉竹,一定要开水焯透再炖,不然容易拉肚子。

熬药时机有门道 我发现好多人喜欢早起空腹灌中药,这习惯要改!特别是含有何首乌、熟地黄的补益方,非得饭后半小时喝才不伤胃,还有人图省事拿保温杯泡枸杞,泡两小时跟泡两天效果能一样吗?真正需要久煎的附子、麻黄,建议用砂锅小火慢炖,不锈钢锅煮出来的药性至少打八折。

混搭禁忌要记牢 上个月亲眼看见同事把三七粉倒进咖啡里,吓得我赶紧拦住,含鞣质的中药(比如五倍子)碰上铁器会变黑失效,遇到茶碱更是会产生沉淀,最经典的雷区是吃白萝卜当天喝人参汤,这俩相克程度堪比西瓜配羊肉串,实在嘴馋的话,喝完滋补汤至少隔四小时再碰萝卜白菜。

特殊人群重点注意 怀孕闺蜜问我能不能喝阿胶羹,我说前三个月绝对不行,还有高血压老丈母总爱偷偷加天麻,其实超过10克就可能头晕,最危险的是给孩子喂蜂王浆,小小年纪激素紊乱可不得了,建议家有孕妇、婴幼儿、慢性病患者的,抓药前一定带着病历本找大夫确认。

保存方法藏玄机 上次清理药箱翻出陈年山茱萸,表面都结霜了,其实贵价药材开封后要密封冷藏,当归发霉产生的黄曲霉素比砒霜还毒,像枸杞、菊花这种晒干的,反倒要放在阴凉通风处防潮,教大家个土办法:冰糖块丢进装西洋参的罐子,既能吸潮又能增加甜度。

说句掏心窝的话,现代人总觉得中药治本就猛灌,其实讲究"效如桴鼓"恰到好处,就像炒菜讲究火候,进补也要看节气变化调整配方,建议大家立冬先喝两周山药芡实粥调理脾胃,冬至后再逐步添加虫草花、黄精这类平补药材,毕竟养生是细水长流的事,急不得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