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胀胃痛别乱吃药!这几种中药调理法,老中医都在用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37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朋友说"饭后肚子像吹气球",明明没吃多少却胀得直不起腰,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"胃脘痛",多半和肝脾不和、湿气淤积有关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调理妙方,都是实实在在能缓解胃胀胃痛的中药法子。

先分清楚你是哪种"胀" 有人才吃完东西就胀,有人半夜突然疼醒,这背后的原因可差多了,如果是吃饱了撑得慌,多半是脾胃虚弱消化不动;要是生气后胃疼,可能是肝气犯胃;要是吃了冷饮就绞着痛,可能就是寒湿作怪,老中医看诊时总要问清楚这些细节,就像我们去修车得先说清楚是发动机响还是刹车异响。
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"中药"

  1. 陈皮山楂饮(适合吃撑型) 上次去亲戚家看到他们用晒干的橘子皮煮水,刚开始觉得土味十足,结果喝下去居然打嗝放屁特别痛快,后来才知道这叫陈皮,配上炒过的山楂片,就是现成的消食汤,做法也简单:陈皮5克+山楂10克,开水焖泡20分钟,饭后当茶喝,特别适合节日大餐后肚皮快要撑爆的时候。

  2. 生姜红枣茶(针对受凉型) 记得去年冬天加班到深夜,外卖凉皮吃坏了肚子,疼得直冒冷汗,同事翻出姜片红枣煮水,喝了两碗居然缓过来了,现在只要感觉胃部冷痛,我就会把生姜切片(3-5片)和红枣(5颗掰开)一起煮,水开后转小火焖10分钟,这个对空调房待久或者吃生冷食物引起的疼痛特别管用。

药店能买到的经典配伍

  1. 香砂六君丸(脾虚必备) 这药丸子看着黑乎乎的,却是很多老胃病的救命稻草,特别适合那种吃点东西就胀,整天疲倦没精神的人,建议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,连续吃三天就能感觉胃口变好,不过要注意,舌苔黄腻或者嗓子疼的时候别吃,容易上火。

  2. 保和丸(积食急救包) 上次家庭聚会胡吃海塞之后,我妈神秘兮兮地掏出这个小药盒,里面都是山楂、神曲、半夏这些消食导滞的药材,对暴饮暴食后的腹胀腹痛特别有效,最好在饭后两小时吃,搭配适当走动效果更好。

祖传小偏方要慎用 有些地方流传着"嚼花椒治胃寒",确实有道理,去年我奶奶胃疼,含了粒花椒在痛点,十分钟就不疼了,但这东西刺激性强,溃疡患者千万别试,还有人用吴茱萸粉末贴肚脐,对受寒腹泻有用,但皮肤敏感的人可能会起疹子,这些土方法最好问过医生再用。

调养期间要避开的坑

  1. 别把酸奶当解药:很多人以为喝酸奶助消化,但其实酸奶里的乳酸菌在胃酸里活不久,还可能刺激更多胃酸分泌,特别是本身就反酸的人,喝完反而更难受。

  2. 粥里别加太多补品:小米粥养胃没错,但要是天天放枸杞、山药、红枣,反而会加重湿气,胃不舒服时白粥最稳妥,等好转了再加料不迟。

  3. 止痛药不能随便吃:市面上的胃药多是暂时麻痹神经,长期吃会掩盖病情,去年邻居大叔胃痛就吃止疼片,结果拖成胃出血,这教训可得记住。
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调理讲究对症,同样的症状可能病因完全不同,就像汽车故障灯亮了,可能是火花塞问题,也可能是机油不足,建议大家如果反复胃胀胃痛,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脉辨证,平时备点陈皮、山楂、麦芽这些安全食材,比乱吃药靠谱多了,毕竟咱们的老祖宗说了,胃病三分治七分养,细嚼慢咽才是真功夫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