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中药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草根树皮,其实老祖宗的智慧远不止于此,动物身上也有不少宝贝入药,今天就带大家盘点那些藏在山林湖海间的"活药材",看看哪些动物成了中医手里的治病利器。
陆地上的"药材库"
鹿茸:补气养血的"贵族"
东北梅花鹿的嫩角还没长硬时割下来,就是大名鼎鼎的鹿茸,这玩意儿从古至今都是达官贵人的滋补圣品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能"生精补髓,养血益阳",现在市面上的鹿茸片价格不菲,不过得提醒一句,买的时候要认准正规渠道,野生鹿茸可是受保护的。
麝香:救命的"黄金粉末"
"麝"这个字看着复杂,其实就是林麝、马麝这些小家伙,它们分泌的麝香酮比黄金还金贵,心脏病急救的"救心丸"、跌打损伤的膏药都离不开它,不过现在人工培育技术成熟了,倒是不用太担心杀麝取香的事。
穿山甲鳞片:通乳消肿的"铠甲"
别看穿山甲浑身是刺,它的鳞片可是妇科良药,哺乳期奶水不通、痈肿疮毒时,中医师会开这味药,可惜这货现在成了濒危动物,药房里见到的都是以前库存的陈年老货。
飞禽走兽各有妙用
蝉蜕:退烧止痒的"空壳子"
知了猴褪下的壳可别小看,这轻飘飘的空壳能疏散风热,小孩出麻疹发烧、皮肤瘙痒时,老中医常开这味药,最妙的是它药性温和,煎汤时还会在水面漂着打转,看着挺有意思。
鸡内金:健胃消食的"黄金甲"
别小看鸡胗里的黄膜,这玩意消食化积是一把好手,小孩子积食腹胀、老人消化不良,拿它煮水喝特别管用,现在药店卖的都是烘干的成品,不过新鲜的效果更佳。
五灵脂:活血止痛的"老鼠屎"
别被名字吓到,这是鼯鼠的粪便,经过特殊处理后能活血化瘀,特别是治疗痛经有奇效,不过现在多用人工培育的,毕竟谁愿意去收集野生鼯鼠的便便呢?
水族贡献的"海底银行"
珍珠粉:美白养颜的"月光宝盒"
淡水珍珠磨成的粉不仅能敷脸,还能镇惊安神,小孩子夜啼、心悸失眠时,冲杯珍珠粉牛奶效果不错,不过要买正宗的淡水珍珠,海水珠效果差远了。
牡蛎壳:固精止汗的"海边瓦片"
海边常见的牡蛎壳煅烧后就是中药"牡蛎",男人遗精盗汗、女人崩漏带下,这味药最管用,下次吃海鲜剩下的壳别扔,晒干存着应急用。
水蛭:活血通络的"吸血精灵"
蚂蟥看着吓人,晒干炮制后却是心血管病人的福音,它含有的水蛭素能抗凝血,现在连西医都在研究,不过活着的水蛭千万别往身上放,那家伙吸血可疼了。
虫蚁虽小用处大
蜂房:攻毒杀虫的"蜂窝煤"
蜜蜂的巢穴可不是简单的蜡块,能祛风止痛、清热解毒,牙疼上火含一片,比消炎药还管用,不过过敏体质要慎用,被蜜蜂蛰过的人可得小心。
僵蚕:息风止痉的"软黄金"
白僵菌感染过的蚕宝宝,虽然看着吓人,却是治疗癫痫、面瘫的良药,这玩意现在都能人工培育了,不过老药工说天然的效果还是更好。
土鳖虫:接骨续筋的"小坦克"
这名字听着土,其实是簸箕虫的干燥体,跌打损伤、骨折筋伤时,配上其他药材煎服,接骨速度杠杠的,现在养殖场里专门养这个,倒是不用去抓野生的。
使用禁忌要记牢
这些动物药材虽然神奇,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用,比如孕妇要远离麝香、水蛭这些活血猛药;阴虚火旺的人少吃鹿茸、蛤蚧这类大补品;过敏体质碰蜂房、蝉蜕前要先试敏,最关键的是别自己乱配药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得让大夫搭脉看舌苔才行。
现在国家对野生动物药材管控很严,很多珍稀物种都列入保护名单,我们普通老百姓了解这些知识,既要传承中医智慧,更要遵守法律法规,下次去中药店抓药,看到这些动物药材不妨多问问来历,支持正规养殖和人工培育,才能让老祖宗的医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