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呀!这膝盖肿得跟馒头似的,路都走不了了..."隔壁王婶揉着腿直咧嘴,看着她被风湿关节炎折磨得弓着腰的样子,我突然想起去年去九华山采药时,老药师跟我说的那几句顺口溜:"关节疼痛莫慌张,山野自有止痛方,六味粗药熬成汤,祛风除湿保安康。"
要说对付关节痛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法子可比西药片实在多了,前些天陪邻居张大爷去中医院复诊,老大夫把脉时念叨的话让我记到现在:"西药止疼快得像泼水,中药调理慢得像渗油,可这油要是渗对了地方,十年的老毛病都能断根。"
【藏在山沟里的止痛宝贝】
-
见肿消(商陆) 这名字听着就霸道!上次我去终南山采石斛,当地药农指着岩缝里开的紫花说:"这就是见肿消,跌打损伤敷上就能消。"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商陆根磨成醋糊,贴在关节红肿处,第二天就能消下去大半,不过要当心,这药有毒不能内服,外敷时也得控制量。
-
铁线莲 东北林场的老伐木工最认这草,他们砍树时被木刺扎了,随手揪几片铁线莲叶子嚼碎敷伤口,消炎止痛比酒精快得多,这草还能泡酒,我们村头刘老爷子泡的药酒里就有它,说是喝了浑身暖洋洋,冬天膝盖都不响了。
-
穿山龙 别看长得像红薯藤,这可是骨科医院的常备药,新鲜藤茎切片晒干后,配着当归、桂枝熬汤,专门对付那种阴雨天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,镇上诊所的周大夫说过,他爷爷那辈就用这方子给地主家的太太治过膝痹。
-
海桐皮 南方朋友可能熟悉,就是路边绿化带常见的七里香树皮,这树皮煮水熏洗患处,对类风湿引起的晨僵特别管用,记得去年梅雨季,我妈手指关节肿得握不住筷子,用海桐皮水泡了三天,居然能慢慢攥拳头了。
-
寻骨风 光听名字就知道是治骨头毛病的,这草长在溪边碎石滩上,细长的藤蔓能钻进石缝里,老中医说它能"搜剔筋骨之风",配上威灵仙煎服,那些串着疼的风痹症最见效,我们村会计坐月子时落下肩周炎,喝这个方子半个月就能抬手梳头了。
-
老鹳草 这名字有点怪,其实是田埂上常见的野草,开花时摘下嫩尖,和着生姜捣烂敷膝盖,祛湿散寒效果惊人,我二舅年轻时在冰库里扛货落下病根,现在每天用老鹳草泡脚,二十年没复发过。
【配伍有讲究】 单用一味药就像打仗只派先锋,要想根治还得组合出兵,比方常见的风寒湿痹,老师傅们常用穿山龙+寻骨风+海桐皮三味煎汤,早晚各服一次,若是关节发烫红肿的热痹,就得换成见肿消外敷,配上铁线莲和秦艽煮水喝。
【使用避坑指南】 千万别学电视剧里随便啃野草!很多活血药孕妇不能吃,像寻骨风过量会头晕,最好找懂行的老中医开方子,剂量差毫厘效果大不同,还有啊,这些草药大多要现采现用,药店买的陈货效果至少减三成。
上个月带城里亲戚去山里认药,看着他们蹲在溪边挖穿山龙的样子,突然觉得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真了不起,那些长在深山溪涧的野草,不比药房里包着糖衣的药片实在?反正现在我家里常年备着晒干的海桐皮,下雨天膝盖刚觉着凉,抓一把煮水煮煮,保管三天不带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