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觉得浑身不得劲,脖子僵、腰酸背痛,去中药店抓了一堆补药却不知道怎么吃,邻居王婶看我愁眉苦脸,随手教我按了几个穴位,没想到三天下来浑身轻松!今天必须把这套"人体自带药箱"的秘密分享给大家,这十个穴位每天按一按,比喝十副中药都管用!
【一、头疼脑热找合谷】 位置:右手拇指和食指张开,像夹着支烟的位置就是合谷穴,左手疼按右手,右边不舒服就揉左边。
作用:这个穴位简直是万能急救站!上次加班到凌晨头疼欲裂,使劲掐了两分钟,立马感觉脑袋清醒了,感冒鼻塞时用拇指关节顶着转圈按,不出五分钟鼻腔就通气了,最神奇的是有次牙疼得半夜睡不着,死命按了十分钟居然能忍着刷牙了。
【二、肠胃不适按足三里】 位置:膝盖外侧有个凹陷(犊鼻穴),往下四横指,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。
故事:上个月连着熬夜写方案,胃里像揣了块冰石头,每天早晚用指节顶住足三里打圈按,配合热水袋敷肚子,三天就能正常吃饭了,现在养成习惯,看电视时顺手按,比吃健胃消食片还管用。
【三、肩膀酸痛敲肩井】 位置:低头时脖子后面最高骨头(第七颈椎)与肩峰连线中点。
技巧:办公室久坐族必备技能!用拳头侧面像敲门一样敲打,左右各50下,上周陪客户站了一整天,晚上肩膀像压了巨石,敲完当场感觉卸下千斤担,注意别用力过猛,不然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。
【四、失眠多梦捏内关】 位置:手腕横纹上三横指,两筋中间。
亲测:连续失眠那周,每晚躺在床上眼球发胀,后来学着用拇指按住内关穴,其余四指包住手背来回推,就像搓衣板动作,大概两百下开始犯困,坚持一周生物钟终于恢复正常。
【五、眼睛干涩揉攒竹】 位置: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。
妙招:对着电脑五小时,眼睛干得像沙漠?用食指腹轻轻刮擦眉毛,从攒竹穴往眉尾推,做20次再顺时针打圈,配合闭眼转动眼球,瞬间滋润得像滴了眼药水。
【六、痛经克星八髎穴】 位置:系腰带的位置往后摸,能摸到两块骨头(髂后上棘),中间凹陷区域。
经验:生理期第一天疼得直冒冷汗,闺蜜让我趴在床上,用手掌根上下搓热整个腰部,特别是八髎穴区域发热后,疼痛竟然减轻大半,现在每次例假前几天就开始热敷,比喝红糖水见效快。
【七、减肥利器带脉穴】 位置:腋下中线与肚脐平行交界处。
秘诀:产后肚子松垮垮,试了各种收腹操效果平平,偶然发现每天早晚用双手掐住带脉穴位置,像拧毛巾那样扭动腰部,两周后裤腰明显不勒了,搭配腹式呼吸效果更好。
【八、颈椎病克星风池穴】 位置:后脑勺往下摸,头发边际与颈椎交界凹陷处。
场景:地铁上看人人低头刷手机,突然想到这个穴位,用手指尖抵住风池穴,另一只手扶着头轻轻往前压,立刻感觉到电流般的酥麻感传遍头皮,每天早晚各做30秒,半个月没再出现过"僵尸坐"
【九、降火神器太冲穴】 位置:脚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
实例:熬夜赶稿急得嘴角起泡,赶紧用拇指从脚趾缝往脚踝方向推太冲穴,刚开始火辣辣的疼,推了200下居然冒出凉气,第二天水泡就没再长大,这穴真是随身灭火器!
【十、补肾高手涌泉穴】 位置:脚底前1/3凹陷处,蜷足时人字纹顶点。
绝招:每天晚上泡脚后,用高尔夫球踩在脚下滚动,重点照顾涌泉穴,刚开始痒得想笑,坚持十分钟全身暖洋洋,自从养成这个习惯,冬天手脚再也不当"冷美人"
特别提醒:
- 孕妇、严重心脏病患者要避开合谷、三阴交等特殊穴位
- 饭后一小时内别急着按肚子上的穴位
- 每个穴位按揉3-5分钟即可,过犹不及
- 配合热敷效果翻倍,但要注意别烫伤
这些穴位就像身体的开关,找准位置天天按,比吃中药省事多了!我现在养成习惯,看电视时按按腿,开会时偷偷掐合谷,连打车排队都在踮脚刺激涌泉穴,三个月下来体检报告各项指标都好转,连中药铺老板都说见我次数变少了,大家赶紧收藏试试,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