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里的蒿子家族,这些名字带蒿的草药你认识几个?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中药里有叫蒿子什么的吗?"这个问题可真问到点子上了!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草药里,带"蒿"字的宝贝可不少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蒿"字辈的明星选手。

要说最有名的蒿子,那必须是青蒿,2015年屠呦呦团队就是因为从青蒿里提取出青蒿素,拿下了诺贝尔医学奖,不过咱们老祖宗用青蒿退烧抗疟的时间可比这早多了,《肘后备急方》里就记着"绞取青蒿汁服"的法子,现在药店里卖的青蒿琥酯片,就是从这味药里提纯出来的。

跟青蒿长得像亲兄弟的是黄花蒿,不过它俩可是不同科属,黄花蒿全株都能入药,特别是嫩芽时期采收的,挥发油含量最高,老中医开方子时常会叮嘱:"抓三钱青蒿,要带蕾的那种",说的就是这种带着小花苞的优质货,有意思的是,虽然都叫蒿,但青蒿偏寒能清热,而艾蒿却是温性的。

说到艾蒿,北方的朋友应该不陌生,端午节门上挂的艾草就是它,叶子背面有白绒毛,揉碎了特别香,这味药最拿手的是温经止血,古时候产妇坐月子都要用艾叶煮水擦洗,现在药店卖的艾绒灸条,就是把艾蒿反复捶打制成的,有个小窍门:买艾条要看颜色,青绿色的才是当年新艾,发黄的可能就是陈货了。

在南方溪边常见一种叫牡蒿的野草,老辈人叫它"齐头蒿",这种蒿子专治外伤出血,以前走江湖的卖艺人都会揣着干牡蒿粉,要是不小心划破伤口,撒点这个粉末就能快速止血,不过要提醒一句,牡蒿含有侧柏酮,孕妇可得绕道走。

还有个常被认错的茵陈蒿,其实就是春天刚冒芽的白蒿,张仲景的茵陈蒿汤就用它来清利湿热,特别是对付黄疸有一手,不过这药很讲究时节,民间有"三月茵陈四月蒿,五月六月当柴烧"的说法,过了清明采的就只能当柴火烧了。

最后说说茼蒿,别看它现在家家户户餐桌上都常见,其实是正经中药材,宋代《本草衍义》里就记载它能"安心气,养脾胃",不过要入药得选细叶品种,那种大叶茼蒿主要是当蔬菜吃的,炒茼蒿时加几颗蒜末,既能激发药效又能增添风味。

这些带"蒿"字的中药,个个都是身怀绝技,下次去中药铺抓药,不妨多问问药师这些蒿子的来历,说不定还能学到几招居家养生的小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