屁板虫中药还叫九香虫?老中医教你认清这种怪名字的药材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屁板虫是啥中药?还有别的名字叫啥?"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自带"气味"的中药材,别看名字听着搞笑,这虫子可是正儿八经写进《中国药典》的药材,不过它的学名和各地叫法能把人绕晕。

屁板虫到底是何方神圣?

这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名字,其实是民间对九香虫的俗称,为啥叫"屁板虫"?老辈人说这虫子遇到危险会喷出臭液自卫,那味道堪比放闷屁,不过它正经的中药名叫"九香虫",记载在《本草纲目》里,云南那边还叫它"打屁虫",四川人则喊"黑兜虫"。

我采访过昆明药材市场的老师傅,他说新鲜九香虫处理时要特别小心:"这虫子肚子里的臭腺比黄鼠狼还厉害,处理时得戴着三层口罩,稍不留神就能把整个药市熏停业。"不过经过炮制后,这味药材反而散发着类似花椒的香气。

千年药典里的"重口味"药材

别被名字骗了,九香虫在中药界可是有编制的"正规军"。《本草纲目》里李时珍专门写过:"此虫善治膈脘滞气,性温不燥,乃疏肝和胃之良品",现代研究发现,这小虫子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甲壳素,还有独特的九香虫油,能促进消化液分泌。

在云南中医学院的药房里,九香虫通常出现在治疗胃寒疼痛的药方里,有位老胃病患者告诉我,他按古方用九香虫配伍砂仁、木香,打粉装胶囊,吃了半个月后胀气毛病好了一大半,不过药师特别叮嘱:"这虫子得炒熟,生吃味道能熏哭人。"

如何辨别真假九香虫?

市面上九香虫价格不便宜,每公斤要两百多块,难怪有奸商搞猫腻,正宗的九香虫应该是这样的:

  • 体型像缩小版蟑螂,长约1.5厘米
  • 背部棕褐色带光泽,翅膀退化成两片硬壳
  • 腹部可见明显臭腺孔(这就是"放屁"的装备)
  • 闻着有股淡淡的茴香味

去年安徽就爆出用美洲大蠊冒充九香虫的新闻,行家教了个土办法:真九香虫放在手里揉搓,会有类似花椒的香气;假货则是酸臭味,某次我在药材市场亲眼看见个大姐,把虫子放鼻子下猛吸一口,当场判断出真假,这功力也是没谁了。

现代人怎么用这种"怪药"?

现在九香虫不光入药,还成了养生圈的新宠,广东人喜欢拿它炖汤,跟胡椒、陈皮搭配,说是能暖胃驱寒,我试过几次,确实有点喝汽油的既视感,但喝完肚子暖暖的挺舒服。

有个意外发现是,九香虫磨粉外用效果不错,邻居王阿姨得了腱鞘炎,用九香虫粉调醋敷了一周,她说肿痛消了不少,不过皮肤科医生提醒:虫类药容易过敏,初次使用要谨慎。

服用禁忌和注意事项

虽然九香虫是好东西,但几类人要特别注意:

  1. 孕妇绝对禁服(所有虫类破血药都要注意)
  2. 阴虚火旺者慎用,可能会加重上火
  3. 不能与养阴类药物同服,比如麦冬、石斛
  4. 剂量很关键,每天不超过3克

某次直播时,有观众说把九香虫泡酒喝结果半夜心慌,后来才知道他用了50度以上白酒,而且没控制量,所以建议大家还是遵医嘱,别自己瞎折腾。

现在市面上还出现了九香虫提取物胶囊,某宝上销量还挺高,不过老药师摇头说:"提取过程会把有效成分破坏大半,还是原药材效果好。"看来传统炮制方法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
下次再听到"屁板虫"这个名字,可别捂着鼻子跑开,这味带着神秘气味的中药材,可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天然药库,不过友情提示:千万别在家自己抓虫子入药,市场上买的都是净制过的,野生的寄生虫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