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树,藏在深山里的中药宝藏,这些功效你知道吗?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老中医提起一种叫"白树"的药材,刚开始我以为听错了,毕竟中药房里常见的都是白术、白芍这些名字,后来特意查了资料才发现,原来真有"白树"这味药,只是它常常藏在深山老林里,知道的人并不多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带着神秘面纱的中药材——白树。

白树到底是啥? 白树可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白色树木,它的学名叫"梣木",是木犀科梣属植物的干燥树皮,这种树在南方山区特别常见,尤其是江西、湖南一带的深山里,老药农都知道它的存在,每年春夏之交,有经验的采药人会专门寻找十年以上的梣树,剥取它第二层灰褐色的树皮,晒干后就是中药铺里卖的白树了。

千年传承的药用价值 别看白树不起眼,它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可是有记载的,李时珍提到白树"性寒味苦,能清热燥湿,解毒消肿",老中医常用它来治疗三种病:一是湿热引起的黄疸,二是风湿关节痛,三是疔疮肿毒,特别是对付反复发作的湿疹,用白树煮水擦洗,效果比激素药膏还管用。

别把白树和白术搞混了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白树,都会联想到白术,其实这两个完全是不同的药材:白术是菊科植物的根茎,主要补气健脾;而白树是木犀科树皮,专攻清热解毒,就像人参和党参的区别一样,虽然名字相似,功效却大不同,去年我就见过一个患者,把白树当白术泡水喝,结果拉肚子拉了三天,这就是乱用药的后果。

现代研究发现的玄机 现在科学家用仪器检测发现,白树含有特殊的梣酮成分,这种物质既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,又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,最有意思的是,它含有的鞣质成分遇到重金属会变色,古代人可能就是用这个方法鉴别水质好坏,难怪走南闯北的药商都会随身带着白树。

民间妙用小偏方 在贵州山区,老人常说"家有白树皮,瘴气不用怕",以前马帮商人进深山,必备的就是白树皮,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小方子:

  1. 湿疹瘙痒:30克白树加适量艾叶,煮水晾温后擦洗患处
  2. 咽喉肿痛:5克白树配上3颗青橄榄,炖冰糖喝汤
  3. 跌打损伤:新鲜白树捣碎,和着黄酒敷在淤青处

使用禁忌要注意 不过白树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,记得去年有个小伙子连续喝白树茶半个月,结果吃啥都胃疼,还有孕妇千万不能碰,它活血的功效可能会引起宫缩,建议具体用量要找中医师辨证,一般来说煎汤不超过15克,外用适量即可。

辨别真假有窍门 市场上冒充白树的不少,教大家三个鉴别方法:

  1. 看断面:真品有明显年轮环纹,假的通常很光滑
  2. 闻气味:正品有淡淡檀香味,劣质品可能有刺鼻味
  3. 泡水试:真白树泡水会浮起,掺假的容易沉底

现在正是深山采药的季节,如果您有机会去南方山区,不妨留意下这种不起眼的树皮,不过切记不要随意采摘,野生梣树已经很稀少了,想用的话还是去正规药店购买,毕竟药材讲究道地,炮制手法也很关键,下次再去中药房抓药,看到抽屉里灰褐色的白树,可别再把它当成普通树皮了,这可是大自然馈赠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