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药房的抽屉里、老中医的药方上,总有几味药材被赋予"仙"的称号,它们或是深山峭壁的珍稀之物,或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养生瑰宝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被民间称为"中药五仙"的五位神仙药材,看看这些传承千年的宝贝到底藏着什么玄机。
人参——百草之王的"地精" 要说中药里的头号神仙,非人参莫属,这种长白山的精灵有个响当当的名号"地精"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"补五脏、安精神、定魂魄",老辈人常说"人参一盏茶,胜似活神仙",可不是随便说说。
东北挖参人流传着"七两为参,八两为宝"的讲究,野生人参须根要像人形,皮黄褐带红,煮汤时能闻到淡淡的麦芽香,现在市面上多见种植参,真正的野山参已是稀罕物,不过就算普通园参,冬天炖鸡时放几片,立马能让汤底多出三分醇厚。
灵芝——瑶台仙草的人间化身 古人称灵芝为"仙草",《白蛇传》里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,说的就是这株伞盖流云的真菌,中药房里常见的赤芝像把小雨伞,紫芝带着贵族般的暗紫色,最难得的是黑灵芝,据说千年才能长成。
现在人工培育的灵芝虽多,但懂行的都知道,野生灵芝自带云雾缭绕的灵气,切片煮水当茶饮,苦中回甘,长期喝能改善失眠,不过孕妇要慎用,这仙草性子烈着呢。
鹿茸——林海雪原的"血肉仙丹" "尾闾露血新生角,骨尖犹带牡丹纹",说的就是梅花鹿新生的嫩角,这味"血肉有情之品"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被列为上品,每年端午前后收割的二杠茸最金贵,切片能看见蜂窝状的骨质纹理。
东北老猎户教了个诀窍:真鹿茸片用酒精灯烧会冒白烟,闻着有股焦毛味,现在市面上有用羊角冒充的,记住正宗鹿茸泡水后不会褪色变形,炖羊肉时放几片,冬天手脚再也不冰凉。
冬虫夏草——阴阳同体的"软黄金" 这大概是最神秘的"仙药"了,夏天是虫,冬天变草,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让它成了滋补圣品,青海玉树产的虫草最好,草头短小,虫体饱满,断面呈乳白色。
现在造假手段花样百出,行家教了个土法子:真虫草掰开后虫体中间有个黑芯,泡水后颜色渐变,煲汤时要文火慢炖,和老鸭配着煮最能发挥它的温补功效。
阿胶——贡胶里的"补血仙子" 东阿阿胶的名声从唐朝就开始响彻宫廷,这黑褐色的固体其实是驴皮熬制的精华,《神农本草经》称其"主心腹内崩,劳极洒洒如疟状",好的阿胶透光看没有气泡,敲碎时脆生生响。
现在市面上很多用马皮、牛皮冒充的,认准"东阿"标志最保险,女性经期后用黄酒烊化冲服,脸色立马红润起来,不过脾胃虚弱的人要少吃,这仙子性子有点黏腻。
这五位"仙家"各有神通,但使用时要讲究君臣佐使,人参大补元气却容易上火,配上滋阴的阿胶就平和许多,灵芝清心安神,和鹿茸搭配能阴阳双补,虫草性平温和,最适合长期调养。
老中医常说"是药三分毒",这些仙药也不是多吃就灵,就像人参吃多了会流鼻血,阿胶脾胃虚寒的人消化不了,最好的用法是找中医师辨证配伍,或者做成药膳细水长流地滋养,毕竟咱们普通人修仙,讲究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,哪能图一时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