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隔壁工位的小王裹着厚外套还在打寒颤,我端着保温杯走过去一看——好家伙,这生姜红枣茶里泡的哪是枸杞,分明是对抗风寒的智慧,要说这风寒感冒啊,懂行的老中医可不会让您随便啃抗生素,今天给您唠唠祖辈传下来的五个经典方子,保管比退烧药还灵!
风寒感冒到底是个啥? 很多小伙伴分不清风寒风热,其实特别好判断:怕冷重、发热轻,流清鼻涕,后脑勺疼,舌头颜色发白,这些就是典型的"着凉"症状,要是再配上浑身酸痛、咳嗽吐白痰,那基本可以断定是寒气入侵了,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吃清热解毒的药,否则就像往冰窖里泼冷水,越治火越大。
千年古方桂枝汤:厨房就能找到的材料 这个被称为"群方之冠"的方子,材料简单到离谱: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,我们办公室常备的姜枣茶其实就是简化版,特别适合刚开始打喷嚏、脖子发僵的时候,记得煮的时候加两勺红糖,趁热喝下去,被风吹透的后背立马像敷了张暖宝宝,不过要注意,发烧超过38.5℃或者嗓子肿得像含了核桃,这方子就不顶用了。
麻黄汤:寒邪重症的急救包 上次我妈淋雨回来整个人像从冰柜里捞出来,我就赶紧翻出这个"强力祛寒组合",麻黄发汗解表,杏仁平喘,桂枝调和营卫,甘草护胃,特别提醒:这方子适合无汗、高烧、骨头缝都疼的那种重症,但高血压患者千万打住,里面的麻黄碱会让血压蹿升,煮药时记得盖严锅盖,麻黄的气味特别窜,闻着打喷嚏说明药力到位了。
荆防败毒散:湿冷空气的克星 南方朋友深有体会,那种又潮又冷的魔法攻击最要命,这个方子里的羌活、独活专门对付湿气,柴胡能退半表半里的邪气,前胡陈皮化痰止咳,去年我去重庆出差,酒店被子潮乎乎的,喝了两天这个方子煮的水,愣是把在喉咙里黏糊糊的痰给化干净了,不过孕妇要绕道走,里面的药材活血力度有点猛。
民间智慧也不能少 除了经典方剂,老辈人传下来的土方法也管用,生姜切片嚼着吃,辣得眼泪汪汪却能逼出寒气;大葱白连须煮水,加点淡豆豉,专治鼻塞像堵了水泥;紫苏叶泡茶,对着空调吹半小时后的头痛立刻缓解,这些随手可得的食材,可比西药片片来得贴心。
最后划重点:熬药要用砂锅,搪瓷锅次之,不锈钢锅最末,头煎煮沸后转小火咕嘟15分钟,倒出来再添水煎二遍,两次药液混合分两次喝,喝完药捂着被子发发汗,但别出大汗,微微潮乎就行,不然容易虚脱,要是三天还没好转,别硬扛,该看医生就看医生,毕竟咱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