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药香飘古城!探秘西安中药市场里的烟火江湖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清晨七点的万寿路中药材市场,空气里飘着当归的甘冽和黄芪的豆香,我缩了缩脖子,看着三轮车夫蹬着冒热气的老式自行车,车斗里码着鼓鼓囊囊的麻袋——这场景让我恍惚回到了三十年前跟着爷爷来抓药的时光。

西安的中药江湖藏在城墙根下,从万寿路到大差市,从西七路到东郊药材批发城,每个角落都浸润着药香,在万寿路市场入口,挂着"德仁堂"金字招牌的老店门口,68岁的张师傅正给学徒演示"手抓称"绝活。"三钱肉桂两钱陈皮,误差不超过半钱",他布满老茧的手像秤砣般稳当,案板上的铜秤星子在阳光下泛着幽光。

转过街角就是另一番天地,新疆来的阿依古丽守着摊位上的雪莲和锁阳,旁边甘肃老头的党参堆得像小山,最热闹的当属虫草交易区,戴着白手套的贩子们用放大镜扒拉着冬虫夏草,"青海玉树货,四根一克!"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我蹲在成堆的茯苓片旁,看老中医用磁碗叩击药材辨真伪,咚咚声里藏着千年传承的密码。

要说西安中药市场的门道,得从城墙根的老字号说起,钟楼西边同仁堂的伙计至今保持着"前店后坊"的传统,后院晒药场支着竹匾,金银花在秋阳下慢慢褪去水汽,而在大差市某条不起眼的巷子里,"永安堂"的朱漆柜台已经磨得发亮,掌柜的算珠打得比电子计算器还快,边包药边念叨:"当归头炖乌鸡最补,你媳妇刚怀孕可不能乱吃"。

这些年市场也在变,东郊新建的药材物流园里,冷链车直接把秦岭的猪苓运往沿海药企,年轻主播举着自拍杆穿梭在摊位间:"家人们看这个野生灵芝!"不过老主顾们还是认准老地方,就像每周三固定来买山楂丸的刘婶说的:"新市场干净是干净,可少了股熬药时的柴火气"。

下午三点,阳光斜照在万寿路青石板上,张师傅收摊前摸出个油纸包:"今早刚炒的麦芽,给你带着路上嚼",药香裹着市井声,在古城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,这座城市的中药血脉,就在这称杆起落间,在铜秤星子的明灭里,续写着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