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干涩发痒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白天又莫名心烦上火,去看了几十年经验的老中医,他盯着我的舌头看了半天,摇摇头说:"你这是肝肾阴虚,肝火旺,得赶紧滋阴补肾平肝啊!"
这话听得我一头雾水,老中医拿着笔在纸上边写边解释:"肝肾就像人体的根茎,阴液不足就像土地干裂,肝火旺就是杂草疯长,得先把土壤滋润了,杂草自然不长了。"今天把老中医给的5个经典方子整理出来,都是他在临床用了几十年的验方。
枸杞菊花茶:办公室一族的救星
记得第一次抓药时,老中医特意嘱咐:"别小看这简单的两样,早上泡一大壶,喝到下午保管有效。"枸杞补肝肾的阴,菊花清肝火,配上几颗红枣调和,酸酸甜甜像饮料,特别适合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,我连喝三天,眼干口苦的症状就缓解了大半。
有个小窍门:枸杞一定要选宁夏红枸杞,颗粒小但甜度高,菊花用杭白菊最好,胎菊虽然好看但药效差点,每天用保温杯泡的话,记得把菊花过滤掉,不然泡久了会发苦。
女贞子旱莲草汤:熬夜党的护肝法宝
上次连续加班赶方案,通宵三天后整个人像充气气球,头重脚轻还耳鸣,老中医开的这个方子让我惊了:"就这两味药?"黑乎乎的女贞子配墨玉般的旱莲草,煮出来的汤带着特殊的草木香。
没想到连喝五天,不仅失眠好了,连头发都不怎么油了,老中医说这叫"二至丸",古代读书人考科举前都喝这个,现在药店有现成的中成药,但自己煮效果更好,记住要用砂锅小火慢炖,铁锅会破坏药性。
桑葚山药粥:脾胃虚弱也能补
刚开始吃中药时闹过笑话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有桑葚,我非当零食全吃了,结果拉肚子拉得腿软,后来才知道桑葚生用会滑肠,必须煮熟才行,这个粥特别讲究配比:鲜桑葚30克(干品减半)、山药50克、粳米适量,煮到米花开花。
最适合早晨空腹喝,既能补肝肾又能健脾胃,有次邻居阿姨看我脸色蜡黄,给我送了一袋她晒的桑葚干,说是自家院子里种的,果然比药店买的香得多。
石斛麦冬饮:烟酒过度的解药
老公应酬多,整天烟酒不离手,喉咙常年像卡着鱼刺,这个方子是他最爱,铁皮石斛加麦冬各10克,煮水代茶饮,刚开始他觉得像青草味鸡肋,喝了半个月突然夸效果好——原本咳黄痰变成少量白痰,半夜不再盗汗。
这里要特别注意:石斛必须选胶质多的,煮完后汤应该黏稠拉丝,假石斛煮出来清汤寡水,喝了等于白喝,我们是在同仁堂买的枫斗,店员教了辨别真假的方法。
熟地黄精炖鸡汤:产后妈妈的调养秘方
表姐生完孩子总觉得腰疼,奶水也不够,老中医给她开了这个食补方:熟地黄20克、黄精15克、当归10克,和老母鸡一起炖,她说喝完第三天就感觉后背暖洋洋的,夜里喂奶时手脚不再冰凉。
炖汤时要注意:熟地很脏,要先用酒洗再浸泡,黄精一定选姜形的,有些不良商家拿百合科植物冒充,鸡肉要选柴鸡,激素鸡炖出来浮沫太多影响药效。
这些方子看着简单,但背后都有讲究,比如滋阴的药大多滋腻,必须配陈皮、砂仁这类理气药;平肝的药往往寒凉,体寒的人要加生姜中和,我按老中医说的记了本子:
- 舌苔厚腻时先别急着补,吃点茯苓糕祛湿
- 月经期间停服寒凉药物
- 感冒发烧时所有滋补方暂停
- 服药期间少吃辣椒、羊肉等发物
现在每次感觉累得不对劲,我就对照症状选方子,上个月公司体检,去年查出来的脂肪肝竟然没了,连美容师都说我的脸色透亮了,不过老中医叮嘱:这些方子顶多算急救包,要想根治还得调整作息,毕竟再好的中药,也经不起天天熬夜、顿顿烧烤的折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