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怕冷气色差?这5种中药煮水喝,补血驱寒气色好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天一冷就手脚像冰块,暖宝宝贴满全身还是哆嗦,脸色还蜡黄没精神",其实这些都是气血不足、阳气虚弱的表现!今天分享老中医常开的5种"暖身补血方",厨房里就能配齐,每天喝一杯,整个人从脚底暖到头顶。

当归:妇科圣药也是暖手宝 很多姐妹痛经时都喝过当归红糖水,但你知道它还能治手脚冰凉吗?当归就像身体里的"暖气片开关",特别擅长推动血液运行,那些明明穿得很厚还打哆嗦的人,八成是血虚导致热量送不到末梢,建议把当归和黄芪搭档,3:2的比例泡水喝,上午喝效果最好,连续两周就会发现指甲月牙变多了。

黄芪:补气高手专治虚汗族 总有人纳闷:明明穿羽绒服还冒冷汗,这就是典型的气虚不固表,黄芪能像给身体装防护罩,把元气牢牢锁住,特别是容易感冒、爬楼梯喘大气的朋友,每天用15片黄芪煮水,加两颗枸杞,喝到春节保管你上楼不喘、后背不湿,记得要选内蒙古的斜切片,药效比小树枝状的强三倍。

桂圆红枣:懒人专属补血套餐 办公室一族最适合这个搭配,保温杯里泡8颗红枣+10粒桂圆,闷到下午茶时间喝完,别小看这对CP,福建一带的产妇月子必吃,既能补心血又能暖子宫,要是再加两片生姜,就是升级版暖宫茶饮,生理期腹痛的姐妹记得试试。

肉桂粉:咖啡伴侣变身暖身神器 星巴克爱好者注意了!往拿铁里加1/4勺肉桂粉,不仅能替代糖浆,还能温暖整个腹腔,这种红色树皮磨成的粉末,专门对付肚子冰凉、消化慢的问题,早上空腹喝第一口时,能感受到从胃部蔓延开的温热感,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上厕所规律多了。

黑糖姜茶:百年不变的暖身硬通货 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盖的,生姜发汗解表,黑糖温补气血,这两者熬水就是天然暖宝宝,推荐用怀姜(河南产)配上广西古法黑糖,下午三点喝效果最佳,怕辣的可以放冰箱冷藏后喝,暖身又不刺激肠胃,坐月子的妈妈们记得要喝温热的,别贪凉哦。

特别提醒:这些食材虽好,但湿热体质(舌苔黄腻、满脸油光)要少吃桂圆红枣,高血压患者慎用肉桂,建议每周喝3-4天,给身体留两天缓冲期,现在药店都有配好的养生茶包,赶着年货节囤几盒,过年串门随手送亲戚比保健品实在多了!

最后教大家个独家秘诀:把这些药材各抓一把,加上半只乌鸡炖汤,喝汤吃肉连着一周,保证你脱掉秋裤也能在阳台晒太阳,气血充足的感觉,真的是谁补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