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家后山的沟壑里,总能看到几株歪脖子老树,树皮上布满龟裂纹路,凑近一闻却飘着股淡淡的木香,老一辈人都叫它"老材香",说是古时候做房梁的木材能百年不腐,全靠这味特殊的香气,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,这不起眼的树根竟是中医眼里的宝贝,还有个别名叫"降真香"。
藏在土方里的千年秘药
前年邻居王叔摔断腿,镇医院给开了三盒进口止痛药,他儿子在城里打工,特意网购了云南白药寄回来,没想到王叔把药往柜顶一扔:"咱们山里人祖祖辈辈都用老材香泡酒擦身子",说来也怪,那半个月他家院墙外总飘着股子甜辣味,倒真比止疼片还管用。
老药材铺的张掌柜说,这味药最妙处在于"透",跌打损伤时用高度白酒泡两周,棉球蘸着擦患处,淤血散得快;若是遇上风湿骨痛,就要配伍羌活、独活这些祛风药,像包粽子似的裹住膝盖熏蒸,去年有个骑摩托摔伤的小伙子,敷了三天老材香泥膏,肿得像馒头的膝盖竟消下去大半。
厨房里的养生密码
别看老材香听着像药材,其实还是厨房里的调味高手,记得小时候看奶奶腌腊肉,总要往粗盐里拌点暗红的粉末,当时不懂,现在才明白那是磨碎的老材香芯,这种带着松脂香的粉末往肉上一揉,不仅去腥增香,还能防霉防腐,去年试着用它卤牛肉,出锅时满屋都是混合着药香的肉味,放凉后切薄片,嚼着带劲还不塞牙。
更绝的是炖汤时的妙用,广东人煲老火汤讲究"三煲四炖",有经验的主妇总会在砂锅里丢几片老材香,上周去同事家喝五指毛桃汤,汤色金黄透亮,入口甘醇不带半点涩味,秘诀就是汤滚时下了几块拇指大的木片,据说这样炖出来的汤,既能暖胃驱寒,又不会上火燥热。
都市人的养生新宠
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保温杯里泡枸杞不算新鲜,但您见过揣着老材香吊坠的吗?上个月参加同学聚会,发现好几个女生脖子上挂着雕花木牌,凑近闻全是熟悉的药香,原来某宝上已经开发出各种文创周边,把老材香做成手机链、车挂件,说是能提神醒脑。
更有心思活络的商家推出"中药下午茶",用老材香粉末混着普洱茶压成茶饼,冲泡时满室生香,试过的朋友都说,比起咖啡因透支精神,这种带着木质回甘的茶饮更让人放松,不过要提醒各位,孕妇和阴虚火旺体质千万慎用,毕竟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"性温燥"的警示。
站在老家后山的那片老材香林子里,阳光透过枝叶在地面洒下光斑,想起二十年前跟着爷爷采药的情景,他用镰刀削下树皮时说的那句话:"草木馈人间,贵在知其性",如今这些野生老树越来越稀少,倒是人工种植的开始出现在药材市场,或许哪天我们该像保护古树一样守护它们,毕竟这缕穿越千年的药香,承载着太多山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