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前几天邻居王叔拿着块鹿茸来找我,说是儿子从东北捎来的,但不知道怎么吃,这玩意儿看着金贵,可要是用错了方法,真是暴殄天物!"我在茶几上铺开报纸,边泡茶边跟王叔唠起嗑来,要说这鹿茸啊,可是咱们中医里的"血肉有情之品",但要想真正发挥它的功效,单吃可不够,得给它找个好搭档。
鹿茸到底是个啥?
老辈人常说"鹿浑身都是宝",这鹿茸就是雄鹿刚长出来的嫩角,外面还裹着层绒毛,就像新生儿的软毛帽,这时候的鹿角还没钙化,里面藏着鹿哥春天攒下的精气神,中医讲究"以形补形",这鹿茸切片后呈现的蜂窝状纹理,暗合人体经络运行之道,不过您可别被电视剧骗了,新鲜鹿茸其实带着点血腥味,得经过煮炸烘干才能入药。
前年我去东北采风,正赶上当地猎户收鹿茸,老把式跟我说:"三岔茸最金贵,顶端那对'芙蓉片'比金子还稀罕。"现在市面上多见的是蜡片和粉片,价格差十倍不止,您要是在药店看见带血槽的,八成是染色处理过的,正宗的血茸早该凝固成深褐色了。
鹿茸配伍有门道
去年给我妈调理身子,特意请教了省中医院的张老,老人家捻着胡子说:"鹿茸虽好,单用就像烧火只有柴没有风箱。"这话一点不假,我给您说道说道经典搭配:
-
鹿茸+红参:这对组合堪称"元气双雄",记得有次采访快递小哥,他总揣着个小铁盒,里头装着鹿茸粉和人参片,重体力劳动者这么吃,抗疲劳效果比功能饮料强多了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慎用,不然鼻子非冒火疖子不可。
-
鹿茸+枸杞:这可是上班族的护眼神器,我那做程序员的表弟,天天对着电脑熬通宵,我给他配了鹿茸枸杞酒,才喝了半个月,原先泛黄的眼白都有光泽了,这俩搭子还能解鹿茸的燥性,特别适合经常熬夜的年轻人。
-
鹿茸+当归:专治各种"虚",上个月邻居家坐月子的嫂子,奶水不足还怕冷,我给开了鹿茸当归汤,您猜怎么着?三天就见效,小宝宝终于不用混合喂养了,不过哺乳期用量得严格控制,每天不超过1克。
厨房里的鹿茸秘方
别看鹿茸金贵,其实家常做法挺简单,我最爱用鹿茸片炖鸡汤,关键在"隔水炖",把鸡块、鹿茸、红枣丢进瓷盅,底下放个水碗慢慢蒸,这样炖出的汤清亮不油腻,每周喝两次,整个人都暖洋洋的。
要是嫌麻烦,可以直接打粉装胶囊,我丈母娘有肩周炎,去年开始吃鹿茸粉,现在都能拎两桶油上楼了,不过要提醒各位,磨粉千万别用铁器,会氧化变色的,陶瓷研钵最好,实在没有就用干净塑料袋装着擀面杖捣。
这些人千万碰不得
前阵子健身房教练推销鹿茸口服液,好几个会员吃了流鼻血,为啥?他们都是湿热体质,脸上冒油、舌苔发黄的那种,鹿茸性温,这类人吃就像往火堆里浇油,还有高血压患者、感冒发烧的病人,以及小孩子,都得离这玩意儿远点。
去年冬天接诊过个小伙子,网上买的鹿茸直接泡酒,结果喝得满脸爆痘,后来才知道他把新鲜鹿茸直接扔酒里,没经过炮制,这就像用生肉酿酒,不仅浪费还伤身,正经做法应该是先把鹿茸切片烘干,再用50度以上白酒浸泡。
辨别真假有诀窍
现在某宝上假鹿茸泛滥,教您几手鉴别绝活:①真品断面有蜂窝状小孔,假的多是光滑截面;②拿打火机烧下,真鹿茸会起白泡,冒头髮丝烧焦的气味;③泡水后真鹿茸会浮起来,下沉的肯定是掺了重金属。
最保险的是去老字号药房买,比如北京同仁堂、杭州胡庆余堂这些百年老店,他们不但提供切片服务,还会教您保存方法——阴凉干燥处密封,放几粒花椒防虫,两年内用完最佳。
写到这儿,王叔早就听得两眼放光,非要请我吃饭讨配方,其实啊,鹿茸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得对症,就像炒菜讲究火候,补品也得看体质,您要是拿不准,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把脉,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