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板,这人参咋卖?""特级货带票子两千八。"这样的对话在中药材市场天天上演,可您真能分清特级和一级差在哪吗?今儿咱就掰开揉碎讲讲中药材那些门道,保准您下次逛药市心里有底。
老药工嘴里的"等级密码" 走进任何中药房,最显眼的就是柜台后头的玻璃罐,您细看标签,"三七12头""杭白菊甲级""当归饮片精选",这些可不是随便写的,行家眼里,数字越小越金贵,像人参的"8头"就是指每斤8个以内,跟"16头"比那可是天地差价,不过别被数字唬住,有些商家玩文字游戏,把"统货"分成三六九等,这时候就得看有没有国家药典标准了。
藏在产地里的大学问 地道药材为啥金贵?就拿川芎来说,"川"字当头的才是正经货,老话说"橘生淮南则为橘",中药材更是把产地刻进DNA里,比如金银花,河南封丘产的带着地理标志,就跟山东货不是一个价,现在聪明人买药材都学着看"身份证",包装上印着"GAP种植基地"的,那都是国家认证的放心货。
加工手法里的乾坤 同样是黄芪,有的泛黄有的是焦糖色,秘密都在加工工艺里,老辈人最信"无硫熏蒸",现在药店醒目位置摆的基本都是这种,但您知道吗?有些药材非得"九蒸九晒"才算到位,像熟地黄、制何首乌这些炮制品,工艺不到位直接影响药效,买的时候记得闻闻味道,硫熏过的总有股刺鼻味。
部位决定身价的玄机 常听人说"当归头最补",这不是瞎扯,一株药材不同部位的药性天差地别,就像麻黄草,发汗用茎,平喘用根,更讲究的比如鹿茸,蜡片、血片、骨片价格三级跳,买的时候别光看价钱,得搞清楚自己需要的到底是哪个"零件"。
藏在包装袋里的秘密 别小看药材包装上的"500g/袋",这里面学问大了,贵重药材像藏红花,都是按克卖;大宗药材比如茯苓,批发论件算,现在讲究的商家还会在包装上印"溯源码",手机一扫就知道这味药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,不过老饕们还是认传统捆装,草绳扎的党参、纸包的枸杞,看着就透着实在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记准三个诀窍就行:一看等级标识,二查产地来源,三问加工工艺,最后教您个损招——去药店抓药时,指着最贵的药材问:"这个和那个区别在哪?"多问几次,您就是半个行家了,药材不是越贵越好,对症才是宝中宝,下回再去药市,您也是能拍着柜台说行话的明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