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做菜用的肉桂粉和药店买的中药肉桂到底是不是同个东西?"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对厨房与药房的"双胞胎兄弟",别看名字里都带"肉桂"俩字,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!
出身来历大不同 先说厨房里常见的肉桂粉,这货其实就是把真正的肉桂树皮碾成的粉末,就像咱们把茶叶磨成抹茶粉一样,都是取自植物的表皮层,不过市面上大部分肉桂粉的原料可不一定都是纯正肉桂,有些是用锡兰肉桂或者别的近亲品种做的,颜色偏红棕,闻着有股甜辣味。
再看中药铺里的肉桂,那可是正儿八经的"官二代",按《中国药典》规定,必须用肉桂树的干燥树皮,而且特指那些生长十年以上的老树,老药师都知道,真正入药的肉桂要选"桂南肉桂",树龄越久药效越足,切片后内面油润发亮,放在嘴里嚼着回甘明显。
加工工艺藏玄机 家里炒菜用的肉桂粉,说白了就是流水线产物,先把大块树皮烘干,机器打成细粉,过筛后装袋完事,这种工业化生产讲究效率,但高温烘干过程中多少会损失些挥发油。
中药肉桂的炮制可就讲究多了,采收季节必须在冬至前后,这时候树液浓度最高,剥下来的树皮要"发汗"处理,就是用草席包裹让它自然发酵,每天翻动三次,连续七天才能晒出琥珀色,最后切成筷子厚的"船形片",这才算合格药材。
成分含量差千里 别小看这粉末和片状的区别,有效成分含量能差出好几倍,实验室数据显示:优质中药肉桂的肉桂醛含量要达到1.5%以上,而普通肉桂粉连0.8%都难保证,更别说其他微量元素了,药房肉桂的锰含量是食用肉桂粉的三倍,锌元素更是高出五倍不止。
使用场景划红线 厨房里撒肉桂粉就像放味精,主要为了提香,炖牛肉、烤苹果派、冲热可可时候用,每次也就抖两下,要是拿中药肉桂来炒菜,那味道绝对能把整锅汤都苦得没法喝。
中药方子里开的肉桂那是要煎煮的,比如经典方剂"肉桂附子汤",必须用原片文火慢熬,才能把有效成分全析出来,要是换成肉桂粉,药效至少要打对折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- 别以为贵的就是好的:药店里金黄色的"上油桂"确实值钱,但家庭用普通官桂就行
- 过期肉桂别心疼:中药材放三年有效成分就跑光了,变色的坚决扔
- 孕妇千万躲远点:不管是哪种肉桂,都有活血功效,孕期碰不得
- 西洋肉桂别乱用:超市进口的cassia和中药肉桂药性不一样,别混着吃
辨别技巧get起来 看断面:中药肉桂断面紫红色,有油点;食用肉桂粉压片后颜色发暗 闻气味:手指揉搓药材,真肉桂香气直冲脑门,假的只有闷香味 泡热水:正宗肉桂泡水后溶液呈琥珀色,水面浮着薄薄油花
最后说句实在话:厨房里调味用粉,药房里治病用片,各司其职互不干扰,要是真把两者搞混了,轻则做砸一锅红烧肉,重则影响药效耽误治疗,下次买的时候可得多留个心眼,别被包装上的"肉桂"二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