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一凉,后台总有人留言说:"明明穿得挺厚,还是总觉得嗓子发凉,夜里咳得睡不着",其实啊,这八成是肺里进了寒气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传下来的驱寒妙方,几味常见的中药材就能让肺部暖洋洋的。
老祖宗留下的驱寒法宝
-
生姜的"亲戚"——干姜 别看都是姜,生姜偏表散寒,干姜可是暖肺的高手,前年我邻居王叔总咳白痰,中医让他含干姜片,半个月就好利索了,这东西能温中散寒,对肺寒引起的咳嗽、白痰特别管用,平时煮粥放两片,或者用蜂蜜腌着吃都不错。
-
紫色的温暖卫士——紫苏 记得小时候感冒,奶奶总会摘几片紫苏叶煮水,这玩意儿散寒效果一流,还能解鱼蟹毒,现在超市都能买到晒干的紫苏梗,拿它泡茶喝,对风寒咳嗽、胸闷特别有效,上次办公室小刘感冒鼻塞,我给她冲了杯紫苏茶,半天就通鼻了。
-
陈皮不是"老橘子皮"那么简单 别小看这黑乎乎的东西,广东人煲汤必放它不是没道理的,陈皮能理气化痰,尤其适合那种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的寒痰,我家常年备着新会陈皮,喉咙不舒服就掰一小块泡水,那股辛香直往鼻腔钻,瞬间感觉气管都通畅了。
-
山里的止咳铃铛——款冬花 这名字怪可爱的,却是治寒咳的狠角色,老中医说它"逢寒即发",专门对付冬天加重的咳嗽,去年我妈半夜咳得睡不着,我用款冬花加冰糖蒸鸡蛋,连着吃了三天,老人家终于能睡安稳觉了。
-
甘草不只是润喉糖 药店买的甘草片确实能止咳,但真正的甘草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,肺寒的人大多脾胃也弱,用甘草搭配其他药材,既能调和药性又能增强效果,我常拿它和干姜一起煮水,喝完整个胸腔都暖暖的。
厨房里的暖肺秘籍
光知道药材可不够,关键得会搭配,给大家几个亲测有效的食疗方:
-
姜枣茶升级版 基础版是生姜+红枣,咱们加点料:生姜3片、干姜2片、紫苏叶5克、陈皮1块,红糖适量,开水焖泡10分钟,特别适合早上喝,上周快递小哥冒雨送件,我给他冲了杯这个,第二天他说喉咙舒服多了。
-
暖心鸡汤锅 老母鸡半只+干姜10克+款冬花15克+枸杞10粒,慢炖2小时,喝汤吃肉,注意一定要把鸡皮上的油撇干净,不然太腻,这锅汤特别适合反复感冒的人,隔壁陈姐家孩子喝了三周,哮喘都没再犯。
-
懒人热敷法 实在懒得煮药,拿艾叶+小茴香+粗盐炒热装布袋,睡前敷后背,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旁开1.5寸,每天敷15分钟,比吃药还管用,我同事坚持一个月,多年的慢性咽炎都好了大半。
日常护肺小窍门
-
穿衣要"三层法" 贴身层吸汗(棉质)、中层保暖(抓绒)、外层防风(防风外套),重点护好后脖颈,那里是风寒入侵的"后门"。
-
呼吸也要讲究 天冷出门戴口罩,别用嘴呼吸,教大家个腹式呼吸法:吸气时鼓肚子,呼气时瘪肚子,每次做9下,早晚各一次,能增强肺动力。
-
泡脚加点料 艾叶15克+生姜5片+花椒10粒,泡脚水温42度左右,泡到额头微微出汗,擦干后立即穿袜子保暖,坚持一周,手脚冰凉的情况明显改善。
-
穴位按摩套餐 每天揉按合谷穴(虎口处)、足三里(膝盖下3寸)、涌泉穴(脚心),每个穴位顺时针按9圈,逆时针转6圈,特别是合谷穴,中医说"面口合谷收",对缓解鼻塞立竿见影。
最后提醒大家,肺寒拖久了容易变成慢性病,如果咳嗽超过两周不好,或者出现黄痰、发烧,千万别硬扛,赶紧找医生看看,平时多吃温性食物,少吃寒凉瓜果,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嘛!这个冬天,愿大家都能呼吸顺畅,暖意满满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