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龙中药,藏在深山里的祛湿秘方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",这话可真不假,前阵子连着下雨,我整个人像泡发了的木耳,早上起床舌头腻得能刮出二两水渍,邻居王婶看我蔫头耷脑的样子,神秘兮兮塞给我个油纸包:"试试这个,山里挖的宝贝",这一试不要紧,倒让我挖到宝了——原来这土褐色的根茎就是传说中长在云雾里的高山龙中药。

要说这高山龙的来历,可得从我们浙南的括苍山说起,这座海拔一千多米的石头山,常年罩着层薄雾,活脱脱就是个天然药库,采药人老周告诉我,他们村祖祖辈辈都认准清明前后进山,这时候的高山龙刚冒新芽,药效最足,背着竹篓爬陡坡时,老周总要找向阳背风的崖壁,手指顺着潮湿的岩缝一点点摸,"得像找亲闺女那样细心",他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。

别看这草根晒干后皱巴巴的不起眼,煮出来的汤药却带着股特殊的清香,我第一次喝时差点被呛着,这味道说不清是甘草混着松针,还是夹杂着晨露的草木香,更神奇的是,连喝三天后,原本黏糊糊的嗓子眼突然就清爽了,上厕所时发现小便也不那么浑浊了,隔壁开超市的陈姐有肩周炎,拿药渣热敷了半个月,现在能轻松扛货箱了。

老中医诊所里挂着幅泛黄的地图,红圈标着高山龙的生长带,这些地方都是毒蛇常出没的险地,雨季还得防着滑坡,去年有个外地药商开着卡车来收,老周死活不肯多卖:"这东西离了本土灵气就不灵了",现在村里仍保持着古法炮制,蒸煮晾晒全在青石板上进行,连切药的刀都是祖传的铁器。

前几天带老妈去体检,医生看着化验单直纳闷:"你们这湿气指标怎么降得这么快?"我偷笑不语,保温杯里泡着的正是晒干的高山龙片,不过这药材性子烈,刚开始喝最好从5克起步,配上红枣枸杞中和药性,孕妇和体虚的人要慎用,就像老话说的"是药三分毒"。

最绝的是上个月同学聚会,多年不见的李同学居然认出我手里的布袋,原来他老家就在括苍山脚下,小时候跟着爷爷采药摔过跤,膝盖留的疤到现在还清晰可见。"真正的好药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",他摸着疤痕感慨道,现在我们这群老同学组了个养生局,每周轮流熬药茶,看着玻璃壶里翻滚的褐色汤汁,倒觉得比喝咖啡有滋味多了。

市场上开始冒出各种贴着"高山龙"标签的保健品,价格从几十到上千都有,我专门托老周寄来新鲜药材对比,真假其实很好辨认——正宗的断面有云纹状纹理,煮后的残渣捏着有弹性,那些打着旗号的仿品,不过是普通牛膝草染色罢了。

前些天整理药柜,突然发现去年的高山龙已经结成晶体,在阳光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,这让我想起老周说的话:"好药材会自己修炼,年份越久火气越褪",或许哪天该再进趟山,不为采药,只为看看那些在云雾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