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功能紊乱别慌!千年古方+现代调理,还你安稳好睡眠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隔壁王婶最近总念叨"脑袋像戴紧箍咒",夜里明明累得眼皮打架,脑子却跟放电影似的停不下来,去医院检查说是"神经功能紊乱",配了西药吃着总觉得心里打鼓,其实这种现代人的通病,老祖宗早就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写过:"阳气者,烦劳则张",说白了就是压力大把身体的阴阳平衡给搅乱了。

咱们小区陈大夫家祖传的酸枣仁安神汤,这两年可帮了不少倒悬人,这方子说来简单:酸枣仁30克养肝血,茯苓20克健脾宁心,远志15克疏通心肾,甘草6克调和诸药,但真要见效,还得讲究个"三因制宜"——去年给超市收银员小刘开的方子里加了玫瑰花,给高中教书的张老师添了石菖蒲,同样是失眠多梦,打工人和教书匠的药方就该不一样。

这毛病最磨人的就是反复无常,上周快递小哥小李急得直跺脚,说吃了半个月药反而更心慌了,陈大夫让他把保温杯里的浓茶换了,晚上十点后的手机屏幕调成护眼模式,果然三天就见好转,所以说中药讲究"胃以喜为补",喝药时配点麦芽糖,调理期间忌食冰镇西瓜,这些细节比吃药本身还金贵。

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熬夜敷面膜、啤酒泡枸杞,可真要对付神经紊乱,就得学学古人的时辰规矩,陈大夫总叮嘱病人早上七点迎着朝阳慢走,傍晚酉时(17-19点)用温水泡脚,有位淘宝店主按这法子坚持一个月,说原本像浆糊的脑袋终于清亮了,看来老话讲的"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"真不是虚的。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来抓药的年轻人开始学着老一辈用砂锅煎药,电磁炉虽然快,但文火慢熬出的药汤醇厚度确实不同,就像调理身子这事,哪有什么速成法?那些喝两周药就问怎么不见效的,不妨想想家里腌咸菜还得三个月呢。

说到底,神经功能紊乱就像琴弦绷得太紧,中药不是直接剪断琴弦,而是帮你找到那个松紧适中的度,前儿居委会赵姐送来自家晒的百合干,说是要配着酸枣仁煮粥喝,看着她们几个大姐相约晨练的身影,突然想起《素问》里说的"正气存内,邪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