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中药正确加热方法,90%的人都不知道!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看见邻居王婶端着凉透的中药汤在楼道里来回踱步,一问才知道她熬好的中药没及时喝,现在不知道该咋热,其实中药加热这事儿大有学问,今天咱就来唠唠这"热中药"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选对工具才能锁住药效 老辈人常说"煎药要选砂锅",这话一点不假,前阵子我图省事用不锈钢盆热中药,结果发现药汤表面浮着层油膜,后来咨询中药房的老师傅才明白,金属器具会和中药里的鞣酸、生物碱发生反应,就像可乐泡在铝罐里会变黑一样,现在我家专门备着砂锅和陶瓷碗,实在赶时间用玻璃保鲜盒也行,记住千万别用微波炉!去年诊所就有个姑娘微波加热中药,结果炸得药渣糊满炉腔。

火候把控有门道 真正懂行的老中医都晓得"文火慢炖"的道理,上个月我表弟急性肠胃炎,医生开的中药特别嘱咐要"热而不滚",开始我用电磁炉最大功率加热,结果药汤沸腾得冒泡,吓得赶紧调成保温档,后来才知道正确做法是中小火加热到40度左右,用手背试温不觉得烫嘴就行,要是用燃气灶,锅边泛起鱼眼泡就要关火,这时候正好是入口温度。

隔夜药要"起死回生"有诀窍 经常有人像王婶这样把凉透的中药反复加热,其实这样最伤药性,上周我去抓药时,药剂师教我个妙招:凉透的药汤先隔着温水杯温热5分钟,再倒入小奶锅开最小火慢慢转圈加热,有次我忘关火,结果药汤在锅里咕嘟了十分钟,喝起来苦得发涩,这就是过度加热的后果,要是实在冷透了,可以倒出半碗加30毫升温水稀释,这样既能恢复温度又不影响疗效。

特殊药材要区别对待 有些含挥发油的药材特别金贵,像薄荷、藿香这类解表药,凉了再热等于白熬,上个月我感冒煮的银翘散,放凉后再加温就闻不到那股清凉味了,这类药必须现熬现喝,实在要热的话,可以把药渣带原汤回锅,加少量开水再沸30秒,但像阿胶、龟板胶这些膏方类中药,凉了只需隔水烫热,千万不能直接上火,否则黏稠的药汁会粘锅底。

这些雷区千万别踩

  1. 别用铁勺搅凉药:去年看诊时见个大哥用铁筷子搅中药,结果汤药变得黑乎乎,现在我都备着木勺或瓷勺,实在没有就用筷子。
  2. 别冷热混搭:上次把热药倒进凉水杯想降温,结果药汤立刻变得浑浊,现在我都提前准备好温过的杯子。
  3. 别反复加热三次以上:诊所护士长说她们碰到过病人把同一碗药热了五次,最后喝得拉肚子,一般超过两次加热就要倒掉重熬。

最后教大家个笨办法:熬好中药后马上分装到小保温杯里,能保热6小时,实在来不及就准备个暖宝宝贴在药袋外面,记住中药不是鸡汤,凉了再热会损失三分之一的药效,特别是治疗感冒发烧的药,凉了就该换新熬的了,下次要是再看见有人对着凉中药发愁,把这些窍门分享给他们准没错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