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楼下王阿姨总拿着中药包上楼,一问才知道她用中药调理把血糖从8.9降到了6.3,作为被西医确诊糖尿病5年的老糖友,我赶紧跟着取经,没想到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,真藏着能稳住血糖的宝贝!
【中药控糖不是玄学】 前几年我也试过西药降糖,但低血糖晕倒过两次后,开始琢磨中医法子,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张主任说过:"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,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",这话点醒了我——与其盯着血糖数字,不如调理失衡的身体。
在广安门医院跟诊那天,亲眼见到李大夫给患者开方子:黄芪30g补气,地黄15g滋阴,配上葛根10g生津,三味药煮出来的汤泛着琥珀色光泽,72岁的刘大爷坚持喝了三个月,原本干裂的脚后跟变得滋润,连眼底出血都改善了。
【藏在厨房里的降糖四宝】
-
黄连素可不是闹着玩的 别小看火锅底料里的黄连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的小檗碱堪比二甲双胍,隔壁张叔每天拿0.5g黄连泡茶,半年瘦了18斤,现在改穿儿子淘汰的牛仔裤,不过这玩意极寒,脾胃虚的要搭着生姜吃。
-
翻白眼的桑叶大有乾坤 清明前摘的霜桑叶晒干磨粉,早晚饭前冲两勺,我们办公室小陈试了两个月,空腹血糖从7.8降到6.1,关键是这绿毛毛看着像抹茶,喝着有股清甜的草香。
-
玉米须煮水有讲究 以前当垃圾的玉米胡子,现在成了宝,要选带着褐色苞皮的鲜玉米须,每天30g煮水代茶,重点在煮法:水开后转小火咕嘟15分钟,晾到40度时加3颗枸杞,比奶茶店的养生杯强百倍。
-
山药当主食的秘密 河北老乡带来的铁棍山药,蒸着吃蘸蓝莓酱最妙,淀粉酶抑制剂遇上花青素,既能延缓碳水吸收,又能抗氧化,注意要替代米饭吃,每天拳头大小的量刚刚好。
【经典药对黄金搭档】 • 气阴两虚型(乏力多汗):西洋参片3g+麦冬5g泡水,像喝茶似的续着喝 • 湿热困脾型(舌苔厚腻):佩兰9g+荷叶6g煮水,当凉茶喝特别解暑 • 肝肾阴虚型(腰酸耳鸣):女贞子10g+旱莲草10g煎服,黑色食物最养肾
【避坑指南划重点】
- 别迷信单方神药!去年有个大叔听信偏方,把黄芩当饭吃导致急性肝损伤
- 中药西药要间隔2小时服用,省得发生化学反应
- 定期查肝肾功能,特别是长期吃何首乌、雷公藤的患者
- 出现酮症酸中毒必须立刻送医,这时候中药救不了急
我现在每天早晚各喝一次自配的"三黄饮":黄芪15g补气力,黄精10g润肺脏,加上少量熟大黄通肠道,配合餐后散步半小时,三个月下来体重轻了14斤,糖化血红蛋白从8.2%降到了6.8%,最重要的是不再提心吊胆怕低血糖,整个人精神头都不一样了。
提醒各位糖友,中药调理就像煲汤,急不得躁不得,建议找正规医院的治未病科,让大夫把脉辨证后再开方,记住咱们的目标是和糖尿病和平共处,而不是追求速效奇迹,毕竟身体这个房子,要慢慢修补才能住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