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被风湿关节痛折磨的朋友注意了!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几个流传百年的经典中药方子,都是经过无数人验证的有效验方,作为一个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自媒体人,我特别理解这种"天气预报比闹钟还准"的痛苦——天一变凉膝盖就发僵,阴雨天关节像泡在冰桶里,走路都咔咔响......(此处省略一万字共鸣)
其实在中医看来,风湿关节痛就是"风寒湿三邪"在体内打架的结果,就像梅雨季衣服总晾不干一样,咱们的关节如果长期受寒受潮,再加上气血不足,就会变成细菌病毒的"豪华度假酒店",不过别慌,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应对方案!
【第一个方子】桂枝芍药知母汤(经典祛风除湿方) 这个方子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堪称风湿关节痛的"祖传药方",主要药材有桂枝9克、白芍9克、知母12克、防风9克、附子6克、麻黄6克、白术15克、生姜15克、甘草6克,重点说下附子,一定要用制过的才安全,这味药就像自带小太阳,能把关节里的寒气晒化。
去年隔壁王奶奶就是靠这个方子缓解的,她每天早晨用砂锅熬药,药香飘得整个楼道都是,喝了两周后,原本肿得像馒头的手指头明显消下去了,现在还能跟着广场舞队扭两下呢!
【第二个方子】独活寄生汤(腰膝酸软专用) 这个是唐代孙思邈《千金方》里的方子,特别适合中老年人,药材包括独活9克、桑寄生12克、杜仲9克、牛膝9克、细辛3克、秦艽9克、茯苓9克、肉桂6克、人参6克、当归9克、川芎6克、地黄15克,看着药材多,但都是互相配合的高手。
我们小区刘叔以前上下楼梯疼得直咧嘴,现在天天抱着保温杯喝这个,他说这汤药喝着有股淡淡的回甘,像是把老骨头重新上了润滑油,现在能一口气爬五楼不歇气!
【第三个方子】四妙散加减(湿热型关节痛救星) 南方潮湿地区的朋友特别注意,如果你们关节红肿发热,小便发黄,舌苔厚腻,这就是湿热在作怪,苍术12克、黄柏12克、薏苡仁30克、怀牛膝15克,这四味药堪称黄金搭档,特别是薏米,要买颗粒饱满的那种,煮之前炒一下效果更好。
我表姑在海南住,每年回南天关节就遭罪,去年给她寄了这个方子,她坚持喝了一个月,现在敢穿着裙子去跳广场舞了,还说这是"液体艾灸"呢!
【第四个方子】雷公藤外洗方(急性发作期必备) 这个外用方来自民间偏方,对突发性疼痛特别管用,雷公藤20克、羌活15克、独活15克、艾叶30克、红花10克,加水煮沸后熏洗患处,注意雷公藤有毒不能内服,但外洗就像给关节做热敷SPA。
记得去年春运时候,我同事妈妈坐车长途跋涉,膝盖肿得亮晶晶的,用这个方子熏洗三天,居然能下地走路了,现在她家浴室常年备着这些药材。
【第五个方子】木瓜酒(懒人必备食疗方) 这个最适合嫌煎药麻烦的年轻人,准备青木瓜500克、冰糖100克、50度白酒2斤,木瓜切块泡酒密封两周,每天喝一小盅,木瓜就像关节的润滑剂,配上白酒的温热之力,效果翻倍。
我朋友公司白领小陈,天天坐空调房穿短裙,膝盖疼得贴满膏药,后来每天午饭后来一杯,现在办公室都叫她"木瓜西施",说是不仅腿疼好了,皮肤也变水灵了!
最后提醒大家几点:
- 抓药要去正规药店,别在景区买所谓"祖传秘方"
- 附子、雷公藤这类药一定要遵医嘱,别自己乱加量
- 喝药期间少吃海鲜、冷饮,免得药效打折扣
- 最好配合艾灸、拔罐,内外夹击效果更佳
平时保养记住"三暖原则":护好肚脐防寒入体,穿好护膝别露脚踝,睡前热水泡脚到膝盖,再教大家一个简单动作:坐着的时候轮流踩脚趾,促进脚部血液循环,比吃补药都管用!
这些方子都是几代人验证过的智慧结晶,但每个人体质不同,建议先找中医辨证再用药,祝大家都能告别"气象预报员"的称号,从此关节自由活动!觉得有用别忘了转发给身边受苦的亲友,说不定你随手一转就帮了大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