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聊泡药酒的事儿,有人说泡了人参大补,有人往里加枸杞养生,还有人弄了一堆蛇虫说是祛风湿,作为研究中药多年的老伙计,今儿必须跟大家唠明白——这药酒可不是药材堆一块泡酒那么简单,里头的门道多了去了!
先说个真事儿,前巷王大爷去年泡了坛"十全大补酒",当归、人参、鹿茸塞了满满一罐,结果喝得晚上睡不着觉,舌头起泡流鼻血,为啥?这就像炒菜乱放调料,补过头反而伤身!咱们祖辈传下来的药酒方子,那都是拿捏着药材性子配比的。
【药材挑选有门道】 泡药酒第一个讲究就是选对"主角",常见的药材像人参、枸杞、熟地这些确实能补气血,但您得看体质,好比说怕冷手脚凉的人,用点肉桂、干姜这类温热药材正合适;要是火气旺的老兄,再泡红枣枸杞怕是要冒痘流鼻血,最关键是要认准正经药材,别图便宜买路边摊的硫磺熏货,那喝下去跟喝毒药差不多。
【药材搭配像嫁娶】 老中医常说"十八反十九畏",这药材配对就跟处对象似的,有的天生一对,有的见面就吵架,比如甘草和甘遂就是死对头,杜仲见了玄参就得绕道走,我亲眼见张大夫给风湿患者开药酒方,特意避开半夏贝母这些化痰药,就怕药性相冲,您要是不懂规矩瞎掺和,轻则喝着没效果,重则闹肚子疼!
【泡制方法藏玄机】 别以为药材丢酒里泡就行,这里面学问大了,陶瓷罐子比玻璃瓶好,高度白酒得50度以上,药材要切片或捣碎,记得上个月老李头泡的药酒发霉,就是没控干水分直接泡,最要紧的是浸泡时间,像阿胶这种得泡足三个月,而薄荷之类的挥发性药材超过一周就成苦水了。
【体质决定药酒方】 说到底还是得"对症下药",我隔壁陈婶常年腰疼,中医给她开的药酒里加了续断和狗脊;楼上刘哥应酬多肝火旺,大夫让他用菊花山楂泡酒,您要是学年轻人网上抄方子,不管三七二十一往酒里怼药材,小心越喝越糟心!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药酒虽好,可别当饮料灌,每天一两就够了,高血压、心脏病、孕妇这些特殊人群更要慎喝,真想调理身子,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脉开方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用对了是良药,用错了可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