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棒子中药到底多神奇?老中医揭秘三大妙用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咳嗽了半个月,西药吃了不少就是不见好,结果隔壁王婶给了我一把黑乎乎的小果子,煮水喝两天就压下去了!"上周去菜市场买药膳材料时,隔壁档口的老中医老李突然提起这事,他说的那味"黑果果",正是很多南方人熟悉的民间草药——牛棒子。

藏在深山里的止咳圣手 第一次见到牛棒子的人都会被它丑陋的外表吓退,这玩意学名叫"牛蒡子",表面布满黑色斑点,活像晒干的蟾蜍皮,但别被长相骗了,在浙江丽水的大山里,懂行的村民都会在霜降后进山采收,老李告诉我,真正优质的牛棒子应该是灰褐色带白斑的,捏起来硬实不空心,闻着有股淡淡的咖啡香。

去年冬天我亲眼见过张大爷用它治孙子的百日咳,当时小孩咳得小脸通红,张大爷抓了三颗牛棒子捣碎,加冰糖炖成糊,小孩连吃两天,咳嗽声就像退潮似的渐渐停了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黑疙瘩含有牛蒡苷能抑制呼吸道炎症,比某些止咳糖浆还管用。

跌打损伤的天然膏药 前阵子装修房子,我不小心崴了脚,正当疼得龇牙咧嘴时,老婆从婆婆的"百宝箱"里翻出个布包,里面全是晒干的牛棒子,按老人家的法子,把牛棒子捣成粉末兑黄酒调匀,厚厚敷在脚踝处,再用纱布裹紧,说来也怪,当天夜里那种钻心的胀痛就减轻了,三天就能瘸着走路。

后来请教中医院骨伤科的刘主任才明白玄机,原来牛棒子里的挥发油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,配上黄酒的辛散作用,相当于给淤青部位做了次深度按摩,不过刘主任特别提醒,这种土方法只适合闭合性软组织损伤,开放性伤口千万别乱用。

调理肠胃的厨房秘方 最近总听年轻同事抱怨便秘困扰,我突然想起老家的偏方,清明前采收的嫩牛棒子,切成薄片焯水后凉拌,加点香油醋,脆生生的特别爽口,这道"药膳沙拉"既能补充膳食纤维,又能温和刺激肠道蠕动,有个客户长期应酬喝酒,胃经常反酸,坚持吃了两个月牛棒子拌木耳,现在喝酒都敢敞开喝了。

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适合,中医院消化科的陈医生提醒,牛棒子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,最好搭配几片生姜同煮,既能中和寒性,又能增强止呕效果,就像我们办公室小王,有天贪嘴吃多了卤味拉肚子,我用这个法子给他煮了碗汤,半天就缓过来了。

现在每次路过中药店,我都会特意看看柜台里的牛棒子,这不起眼的小东西,既是老祖宗留下的急救箱,也是现代人调理身体的天然保健品,不过老李再三叮嘱,野生牛棒子越来越难采了,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会用染色的替代品,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正规药房,或者认识靠谱的山民购买,毕竟关乎健康的事,可不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